李克強續任總理生變?習李體制有裂痕?

兩岸情勢

­中國兩會陸續閉幕,官媒細數著今年將展開的政府工作,以及列出剛通過的法規與政策,同時大肆宣揚政策與報告在兩會獲得高贊成率,不論是人事,例如梁振英通過全國政協98%的支持擔任政協副主席,抑或在政策與工作報告的表現,譬如李克強的政府報告獲得全國人大99%的贊成率,似乎一片看好的前景。

無論如何,2017年兩會從開幕到閉幕,這是一場全國性的例行活動,也是一年一度的大型政治表演,每個與會的代表無非是想盡辦法與中央權力搭鉤,當然什麼議題、什麼法案不是重點,因為都會通過;縱然國內經濟發展出現下滑,以及面對國際社會巨大的挑戰,但是兩會仍必須保持欣欣向榮的表象,對許多代表來說,最大的要務是如何搭建自己的權力關係,尤其十九大即將召開,任何風吹草動都攸關了政治前途的發展。

當然,對於熱中於觀察中國政治議題的政論家與媒體來說,如何從細節去觀察可能的動態趨勢,甚至發揮柯南的偵探精神挖掘出可分析的事例,尤其中國政治的敏感性,許多訊息難以公開並受到限制,這在兩會的舉辦期間更是如此,如何從現象與內線消息解讀意涵實在難上加難。中共十九大將在今年底召開,十九大涉及中共黨政的權力部署,尤以政治局的人事變動,不但事關習近平進入第二任期的領導地位,也是下一代領導人的接班佈局。

在兩會期間,許多媒體都在關注習近平和李克強的一舉一動,畢竟身為中國領導隊伍的第一把及第二把交椅,在今年黨內權力交鋒激烈的時刻,即便是微小的舉止動作都會被放大解釋,試圖從中獲得重要資訊並加以解讀。

習壓制李克強的政治地位

國內外媒體特別關注李克強在今年全國人大閉幕記者會的結語時提到「有機會再見」,當時便有媒體認為這有別於以往國務院總理的慣例用語,甚至揣測李克強在權力運作當中的心路歷程,這正表達出他對於政治權力的不安感受,有論者甚至評估他在十九大後將不會續任總理一職。此外,有媒體點出習與李在政務推動上的矛盾並進行評述,例如習近平有意進行推動組織改革、國安系統重組、介入軍隊預算等,都被李克強回絕,所以今年國務院在兩會中沒有「依習意」提出相關方案,稱此是「老大搶權貶李」的政治權力鬥爭。

回想習李體制的第一任期過程,其實,有關李克強的政治地位早被傳出不穩的訊息,最早可以追朔到2012年,當時便有王岐山與李克強相互競逐的「十八大總理爭奪戰」八卦傳聞,無獨有偶,2013年也有消息指出胡錦濤是希望能扶植李克強擔任國家主席,但最後只有爭到國務院總理,換言之,在習李體制還沒正式運作之前就已埋下政治不和諧的可能云云。所以坊間便指出,因為出身與歷練的不同,習近平對於李克強並不認同,試圖去拼湊出習李之間的矛盾關係,不過,事實上從2013年習李體制正式運作後,是否有分歧的現象?則是關鍵!

李克強會續任總理嗎?

習李體制在正式推出之時,新人新政勢必肩上三把火,當時無論是經濟政策、政治改革等方案,都受到各界的矚目,當然也會視為當政者的政績表現,建立國家領導人的形象與地位。當時便有「李克強經濟學」一詞廣為流傳,這個抬頭的確拉高了李的威望地位;但是,不久之後,許多反撲聲浪便偶有出現,只是沒有受到認證,有傳聞認為李克強根本不懂經濟,而且長期在中央任職不懂地方發展,與習近平經過各地歷練的經驗相比,李克強的能力大受質疑。

這樣的傳言,在李克強主政國務院提出的「新城鎮化政策」可以觀察,在習李剛上任時,新城鎮化政策的推動目的在於解決區域城鄉差距問題,而當時各地也大力推動相應對策,當然以中共地方政治生態的角度來觀察,這勢必有會捲入爭奪項目的惡性競爭之中,不但無法解決城鄉差距的問題,許多複雜的制度更增添困難,例如戶籍制、地方財政等。果不其然,新城鎮化政策猶如曇花一現,之後便沈寂兩年之久,期間有中方內部人員表示新城鎮化政策將不會是重點施政目標,看來李的地位備受質疑的傳言似有可能。

但是,微妙的地方在於2015年中共在研擬十三五規劃時,新城鎮化政策再度回到推動的重點政策,而且相關推動方向較過去為具體明確,如果從這角度來看,似乎是李克強用時間展現對經濟改革的長才,例如針對經濟新常態、去產能機制等;當時中國內部評論指出,就算習李在經濟政策上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李克強主政經濟事務的權限已獲得習認可,在政治改革部分又遵循「習核心」,尤以配合習近平與王岐山的反腐改革,又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提到六次的「習核心」,表現出忠誠的政治正確,實無被架空的可能,又遑論總理一職被取代。

回到中國政治的權力結構

中國政治體制一直信奉「槍桿子出政權」的歷史經驗論,在軍權取得之後,就必須掌握住筆桿子跟刀桿子來維持權力地位,也就是軍事、文宣及政法等三個系統的掌握,這也是中國政治遊戲的簡單概念。當然隨著時代背景環境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權力變化,過去經驗來看,總理難以挑戰國家主席的地位,縱然過去周恩來曾握有軍事與法政系統的支持,但仍無法與毛澤東相抗衡;改革開放後,歷任總理在中共內部的權力大為限制,在運作上也稱不上是主要的權力掌控者。

李克強主政下的國務院仍是中共推動政務的執行者,就算李有黨政高層的權力地位,但在政治利益與黨內派系的背景上,與習近平之間應無根本性的衝突,也不存在構成習近平在黨內權力佈局的威脅;換言之,若以李克強在兩會的用詞遣字,以及習李在兩會的「六米線」小動作來解析李克強政治前途,甚至放大為習李之間的權力鬥爭,這似乎不符合基本的政治常識,也可能誤判十九大後的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