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把國安會從「軍機處」搞成「翰林院」

520專題

「國安會的功能可大可小,做大的話,可以像太上行政院;做小的話,就像現在一樣把『軍機處』搞成『翰林院』……台灣的國安危機在於系統崩壞,放了一堆不對的人在裡面閉門造車……」

這話說得很重。但也是了解國安會功能「已經失靈」的相關人士的憂心。

當過李登輝總統時代的外部國安智囊,也當過陳水扁總統時代的陸委會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長,都曾或多或少與聞國安機要,蔡英文總統肯定知道國安會「妙用無窮」。但為什麼國安會會變成今天這個樣?

蔡總統上任兩年,已經換過吳釗燮、嚴德發、李大維三位國安會秘書長,第一、三位專長是外交,第二位在軍事,但在這三位總統首席國安幕僚輔佐下,兩年斷了3個邦交國,而且中國軍機軍艦有事沒事就在台海上空繞行,要不就軍演騷擾,但國安會似乎已被國內年金改革等陳抗活動帶走魂魄,只在意小英出巡有沒有被突襲包夾圍攻、拒馬放的數量夠不夠防衛,以及民調高低會如何影響執政信心這些事上。

國安空洞化,誰來告知如何「維持現狀」?

對國人最關心的兩岸關係,蔡總統只宣示四個字:「維持現狀」,但國際情勢一變再變,只有台灣不變,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任期都已變成無限期了,美中貿易角力賽、南北韓大和解,金正恩大玩和川普、習近平的三角關係,連日本和俄羅斯都在調整戰略,鄰國之間熱鬧互動,但台灣卻像個局外人,甚至中國對台加強統戰,台灣人財兩失,都讓人感受不到國安會發揮了什麼功能,「國安空洞化,採取守勢,至少也要告訴人民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安全策略在哪裡?」關心台灣國際關係的專業人士忍不住提問。

根據《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明定,國家安全會議為「總統決定國家安全有關之大政方針之諮詢機關」,國家安全係指「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並明文規定總統為主席,出席人員為副總統、行政院正副院長、內政部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財政部長、經濟部長、陸委會主委、參謀總長、國安會秘書長、國安局長。
依組織法來看,如果有心做事、用法得當,國安會可以成為總統府參與行政院運作的巧門,在重大事件上銜接府院意志,連成一氣,若用得太過,行政院變「細漢仔」;但若像現在這樣,什麼都保密防諜、關起門來自己弄,就像草擬總統密詔的翰林院,國安會功能也就無從彰顯。

小英的國安團隊「忠心有餘,專業不足」

除了秘書長的專長非外交即軍事,目前三位副秘書長:陳俊麟的強項在民調,卻負責兩岸;陳文政則是民進黨重點栽培的軍事學者,負責國防;蔡明彥是新入府的國際政治學者,對台美、台日著墨較深,負責外交。

若以過去國安會三位副秘的分工慣例來看,首席副秘負責情報分析,第二副秘是依據總統旨意擬定作戰計劃,第三副秘負責後勤支援,對比現在陳俊麟、陳文政、蔡明彥的實務經驗和專長,「真是令人為台灣和小英捏一把冷汗!」知情人士說。
了解內情人士透露,蔡總統並非不知國安會有問題,他們向上呈報的分析報告,有些連小英都看不下去,被她一直釘、一直釘、一直釘,釘到某位副秘原本有雄心壯志為國奉獻,後來就心生不如歸去念頭,想回學校教書去了。

還有一位副秘,對各種帶風向或負面的輿情,常在例行民調上加掛題目偵測民意,又多以正向、中性民調數字解讀,帶給蔡總統信心,但對國安相關系統性資訊解讀卻稍嫌陌生,而且這些專業判讀他以保密防諜為由,完全不假手外人,獨力承擔,直接對總統負責,「這也是陷台灣於某種系統性危機而不自知,忠心有餘,專業不足。」

國安會的情資分析寫得比媒體還差

「在年金改革啟動後,國安系統的人也是被改革的對象之一,你無法想像他們送上來的情資有多離譜,有些根本是故意誤導!」府方人士表示,如果無法辨別資訊正確性,做出來的分析報告也不會正確,所以只能漸進調整人事,把可以信任的人放在對的位置,「像國安局政務副局長柯承亨就是一例。」

國安系統的專業職能分工,因與蔡總統關係的親疏遠近而有異於過去,其實只要能發揮應有功能,並無不可,但若因此而影響國安系統的正常功能,那就非同小可。據轉述,一位看過國安會中共軍機繞台報告的核心人士,就曾忍不住抱怨,國安會的情資分析寫得比媒體還差。

至於必須高度專業分工合作的國安會諮詢委員,外界一直有「質、量都不足」的批評,依慣例是5位有給職、2位無給職,由總統「特聘」,而非一般首長的「特任」,薪水等同於部長級,比國安會副秘書長還高,不必申報財產,但指揮權遠遠不如副秘書長。

無給職的國安諮委、中研院院士李德財,專長在資安,首要任務是電腦防駭。另外3位國安諮委:傅棟成是前陸委會副主委,跟隨蔡總統多年,專長在經濟;陶儀芬是學者出身,專長在中國研究和國際政治經濟學;郭臨伍岀身國安會、陸委會,是前行政院反恐、國土安全辦公室主任,專長在國土安全相關應變。此外還有一位已發布新聞、還沒上任的陳錦稷,專長在財政、經濟領域,目前仍任教職。

國安諮委功能「變小」,成為政府人才調節水庫

由於學者占比高,一不小心就容易做成學術研究機構,有相關國安實務經驗的是少數,但有經驗者又是乖乖聽命辦事的公務員性格,所以過去地位崇隆、很有使命感的國安會諮詢委員,在蔡政府時代明顯「變小」了,不再有總統雷達和觸角的角色,也看不見有匯整民間專業意見的功能。

或許正因為國安會諮詢委員不像行政院政務委員有實質決策、協調功能,必須涵蓋各部會分工,所以時常有缺額,蔡總統也不急著補實,而且常常把它當成政府人才儲備、調節的水庫,像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國防部長顏德發、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林峯正、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林良蓉等,都當過蔡總統的國安諮委。

不過,國安會諮詢委員也確有它制度上的功能,輕忽不得。以國安諮委中負責資安的李德財為例,電腦防駭只是資安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現代化軍事國防已引進第五代AI人工智慧的應用,甚至台灣過去最具競爭力的IC設計產業,是政府緊抓不放、列管核心技術的產業,卻在面對中國的競爭壓力下毫無招架之力,國安會提出過什麼因應對策?我們的科技戰略又是什麼?

林濁水批國安會差到極點,史上最爛國安團隊?

再以今年2月28日中國國台辦提出31項惠台措施為例,行政院在3月16日已公布因應方案,但國安會卻慢半拍,遲至21日才召開「緊急」國安會議,就中國兩會後的國際政治經濟影響交換意見,擺明了就是一個「讀書會」,而不是國安幕僚分析情報、諮委提供專業意見,再根據總統意旨擬定戰略計劃,並分派行政院各部會作後勤支援。也難怪前民進黨大老林濁水會多次為文批判,說現在的國安團隊差到極點、國安會愈開人民心愈慌。

在上任兩周年前夕,蔡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台灣在大國博弈下不是沒機會當棋手,「…但所謂的策略,當它發生的時候就會做,當它還沒發生的時候不會講…」乍看之下,似乎有點道理,但細究內涵,就會發現這種「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式的發言,就是典型的蔡氏語法,她說的話,每一個字人民都懂,但串成一句、湊成一篇,大家就不知道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國安會功能失靈,蔡總統要負最大責任。在她這種風格的領導下,國安會可以繼續「神秘」下去,因為對大局趨勢研判命中率低,所以很多事都不會發生,策略是什麼也就不重要了,有做事、沒做事外界也不會知道、感受不到。

看來,一旦「週邊有事」或經濟戰爭開打,慢半拍的國安會議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大家還是自求多福吧,但國安會從「軍機處」被搞成「翰林院」,真的不是國家之福,而是台灣的重大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