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頸椎手術在術後幾天內即可恢復日常生活及活動..

醫療保健

綜觀頸椎手術的歷史演進,早在19世紀,外科醫師即開始進行脊椎手術,以去除骨刺、解除神經的壓迫。然而,較廣泛為時下醫師及患者所接受的頸椎前開手術,則是上個世紀中葉即1950年代才被研發出的術式。配合手術顯微鏡的使用,以微創的方式,由頸部側面進行脊椎椎間盤(即俗稱之骨刺)切除術。在切除頸椎椎間盤的同時,可進行頸椎的重建,以避免術後頸椎不穩定及變形的發生。

兩大類別人工椎間盤

頸椎的重建需要植入頸椎的人工椎間盤,市場上頸椎人工椎間盤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固定式頸椎椎間盤。此種植入物取代了先前在1950年代以後使用的人類自體骨。使用此類植入物不需再進行自體骨的取骨過程,減少取骨處的疼痛及不適感。全民健保已將此類人工椎間盤納入給付範圍。然而,由於固定了此節頸椎,日後頸部的活動需仰賴其它鄰近節頸椎關節,易造成日後鄰近節頸椎的退化,為其缺點。

另一類的人工椎間盤則是西元2000年以後才被廣泛使用的活動式人工椎間盤。它的優點為經手術植入後,仍可保有此節頸椎關節的活動度,並對手術頸椎的鄰近節產生保護作用,避免日後退化的發生。然而,由於此類人工椎間盤價格偏高,全民健保目前尚未給付此植入物的費用。此類人工椎間盤不僅對鄰近關節的保護,對於頸部的活動,其提供的角度比固定式大,較符合人體工學的需求。

頸椎手術安全性及術後舒適性均高

頸椎手術,經過多年的研發,已發展成安全性及術後舒適性均極高的術式。不僅可經由皮膚皺褶切入以隱藏刀口,更可經微創的模式,閃避身體主要組織、器官、血管及神經的傷害,達到去除病灶的目的。如再加上符合人體工學的活動式人工椎間盤的使用,病患在術後幾天內即可恢復日常生活及活動。

這些進步,除了仰賴醫療人員對術式改進的努力之外,材料工程的研發亦扮演重要的角色。目的就是要藉由適當的醫療,恢復人類因疾病或老化所帶來的身體痛苦及不便。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 神經外科主任 蔡明成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18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