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鴻海現金減資 郭台銘沒說出口的三個秘密

上市公司

從減資、分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開放申購即將在上海A股掛牌、再到最近幾天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北京清華大學大談將進軍半導體,最近一個月來,鴻海的新聞幾乎天天佔據媒體重要版面。

表面上看起來,鴻海減資、分拆FII在上海掛牌以及在北京宣佈進軍半導體,似乎是獨立的三件事情,不過如果把這三件事情串起來一起檢視,郭台銘接下來會把鴻海集團的重心放在哪裡,其實已經相當清楚。

鴻海現金減資:外資、郭董最大贏家

鴻海5月11日做出兩項重要的決定,宣布現金減資每股退2元,今年配發現金股利每股2元,這是鴻海上市27年以來第一次減資,減資加上現金股利,等於鴻海的股東今年可以拿到現金4元,而這兩項決定代表今年鴻海將支出兩筆346.57億元的現金給股東,合計為693億元。

鴻海表示,近年深耕8K+5G領域,並在「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佈局,目前規劃工業互聯網發展藍圖,將進一步給予中小企業擴大產業聯盟,中長期策略發展方向明確,在不影響現金流下,決議調整資本額結構,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

鴻海目前有台灣股東約70萬人,其中外資持股占49.18%,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鴻海的持股約12.25%(個人持股加信託),換句話說,鴻海這次所發出的兩筆現金,外資領走341億元,郭個人約可以拿回現金85億元。

由於現金減資並不需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計算,這等於是說,郭台銘拿回的其中42.5億元是可以跟鴻海小股東一樣領到現金,而且還兼具了避稅效果,可說是這次現金減資的最大贏家。

減資退股東:短多長空

對於鴻海的減資訊息,法人們也普遍「正向」解讀。

有分析師指出,鴻海減資的決定是一項利多的消息,對於股價具有激勵作用,果然在這個減資的消息宣布之後,鴻海股價止跌反彈,原本持續賣超的外資馬上就反手轉賣為買,累計7個營業日已買超46449張鴻海股票。

也有分析師認為,鴻海這個舉動同時也反映出企業目前資金氾濫的現象,鴻海釋出將近700億元資金,對資本市場應該具有加分作用。

相對於法人圈對於鴻海減資的樂觀看待,有上市公司高層以及證券退休高層則憂心忡忡認為,這對於台灣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嚴重的警訊,也代表鴻海本業的成長性是不是已經達到極限。

秘密一:切割FII,鴻海變成控股公司

「鴻海的減資,不是一件小事,其實是代表了鴻海接下來已不打算從台灣的資本市場拿錢,而是靠他的大陸上市公司發展就好,代表大家不在台灣玩了。」這位上市公司高層說。

因為郭台銘把FII切割出去之後,母公司鴻海本身幾乎已經沒有生產製造,在台灣可能剩下一些當初在土城的連接器、機殼廠,這時候的鴻海的體質將會發生質變,將徹底轉型成為一家控股公司。

未來除了現在切出去的FII,母公司鴻海接下來甚至還可以切出更多不同的子公司到中國掛牌,且以FII在上海A股掛牌,同業本益比中位數約40倍估算,中國高本益比的磁吸效應會愈來愈大,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弱化台灣資本市場。

相對於法人圈的樂觀,證券退休高層提出的警告則與上市公司高層的憂心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秘密二:子公司陸續在中國掛牌,另種形式弱化台灣資本市場

證券退休高層認為,鴻海的減資代表台灣鴻海母公司未來將不需要再花錢擴張版圖,今後將依賴在中國掛牌的富士康在中國籌資。

也就是說,鴻海集團的資本擴張以及企業版圖重心,正由台灣往中國移動中,未來把FII切出去的鴻海僅是控股公司,集團重心的FII不僅製造基地在中國、員工在中國、股東當中,中國股民的比例也將會逐漸增加,未來鴻海獲利要分給中國的比例也將增加。

相對於鴻海減資、切割子公司到中國掛牌,美律則是另外一個例子。

秘密三:鴻海成長都受限了,那其他企業呢?

本來中資要投資台灣的美律,但台灣投審會不准,中資於是轉個彎就投資美律在中國的廠,「當美律把位於中國的廠讓中資入股後,生意就擺在中國的這家公司了,鴻海切割FII、美律中國廠讓中資入股,這兩者都是迂迴轉進,台灣就慢慢被弱化了。」上市公司高層憂心的說。

這位上市公司高層認為,企業減資退還現金一事,都有其策略意涵,雖可讓EPS好看些;但企業沒說的是減資的另一面向代表的卻是:「企業成長性受限了」。如果是這個跡象,才是嚴重的警訊,因為如果連鴻海都面臨這樣危機,其他企業更是艱難,「鴻海減資不是小事,不管是股東、法人、主管機關或是政府都不應該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