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來襲好焦慮 勞工自認最可能消失的20種行業

職場話題

過去被認為複雜度極高、人工智慧(AI)不可能駕馭的圍棋對弈,在人類世界的棋王們被一一拉下神壇的同時,也敲響了警鐘──AI來襲。在各種科幻電影裡面的機器人浩劫來臨之前,人們已先感受到另一種威脅,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的一份報告裡寫著:「至2030年,全球將有8億人的工作被機器人和自動化所取代,相當於全球勞動力總量的五分之一。」在台灣,又以哪些職業的人最焦慮呢?

根據yes123求職網最新調查,在衡量目前的工作後,有72.1%的勞工自認容易被「其他人」取代,其中,除了深怕「換人做做看」,還有來自「非人類」的挑戰。舉例來說,在硬體端工作的人擔心自動化機器人、全天候生產;軟體端則害怕AI的高速運算能力,恐怕會讓一些工作、行業消失。

整體而言,高達八成一(81.4%)的勞工預估,在「退休前」自己的工作恐怕會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取代;若以十年後來看,隨著機器人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進步,有較高機率消失的「勞力型」工作前五名依序是:售票員、產線作業員、量販店及超商店員、客服人員、餐廳服務生,六到十名則有保全人員、、門市銷售員、清潔工、飯店櫃檯人員、電銷人員。

同樣也以十年後來看,在未來的AI職場,預估有較高機率消失的「勞心型」工作前五名分別是:銀行櫃檯行員、翻譯人員、記者、金融交易員、秘書,至於第六到第十名依序為金融授信人員、保險業務員、金融分析師、會計師、教師。

事實上,勞工們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有31.3%的公司透露,考量未來營運,目前有發展「機器人自動化」或「AI系統」的計畫,其中又分成「有相關計畫,但尚未執行」的占20.9%,另外10.4%則屬於「有相關計畫,而且執行中」。也因此,企業平均認為,十年後恐怕有21%的工作機會將因此消失。

人類勝過機器的關鍵?專家:「人性」兩個字

對此,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分析,從科技業的無人產線,到無人商店、無人車、無人機等等試驗,以及金融業「FinTech」相關的理財分析,自動化、人工智慧已同時衝擊到勞力密集與資本密集型工作,「這意味著藍領和白領階級的勞工,都需要正視這場進行中的『職場革命』。」

不過,他也認為,人類工作倒不至於完全遭到取代,因為勝過機器的關鍵,在於「人性」這兩個字,像是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等等,舉例來說,醫護工作並非光靠治療儀器就能取代,「醫病關係」更需要溝通,此外,還有社福照護工作,也不僅僅是陪伴,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噓寒問暖」;甚至,連媒體工作也不會完全消失,因為尚需要深度報導分析,透過有溫度的文字、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

「最終應該是走向『人機協作』的概念,也就是AI與勞工。未來在職場範圍內,為了達成任務目標進行直接合作,前者從事精準度、重複性高的工作,後者在前者輔助下,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楊宗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