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美國劍指「中國製造2025 」台灣從兩個方向突圍..

兩岸國際

美中貿易戰雙方同意停火,但各界也都認為這只是短暫休兵,貿易全球化所帶來的貿易摩擦未來恐怕只會加劇,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夾在兩強之間,且與美國、中國經貿關係相當緊密的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

為了提供政府施政建議,由台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金融研訓院等主辦,並由《信傳媒》及《台灣銀行家雜誌》協辦的「美中貿易戰對全球及我國經濟金融之影響與因應」研討會於25日登場,邀請陣容堅強的產、官、學三界專家共同與會,期望台灣未來能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美國憂心「中國製造2025」將撼動它的經濟霸權地位

「其實看起來大家都頗有共識,大象在打架,我們自己要自求多福,不過,自求多福並不是趨避,最重要的關鍵是『求』,我們還是要努力把自己做好,」綜合座談場次上一開場,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開門見山地說。

邱俊榮表示,觀察現在整體狀況,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除了經濟上的考量外,美國仍非常在意自己在全球的實力,不管是政治或經濟上的影響力。事實上,美國感受到被中國在經濟上的侵略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透過國家力量、補貼、侵權等各種方式累積了很多好處,換作外匯存底後再到全世界購併、參股、挖腳獲取更多利益,中國以不公平貿易累積的經濟實力已足以撼動美國霸權。

他分析說,美國祭出貿易制裁手段還不是真正釜底抽薪的方式,因為它真正在意的問題是中國政府全力推動中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美國很擔心它在科技、經濟上的領先地位被超越。換句話說,雙方的貿易紛爭應該不會這麼快落幕,而在這段兩強爭戰的過程中,台灣應該如何看待這項重大議題?

台灣改變對經濟藍圖的思維,比討論短期因應重要

「台灣的角色其實很尷尬,」邱俊榮說,一方面從帳面上來看,由於台灣過去的經濟在三角貿易中,或者說從鑲嵌在全球生產鏈下的角度來看都是獲利者。但是從另一頭看,也由於台灣參與供應鏈如此緊密,所以說很難脫身,舉例我們在蘋果供應鏈裡賺到那麼微薄的利潤,我們還是甘之如飴,因為沒有會更慘。

邱俊榮強調,事實上不只美國受到衝擊,台灣在全世界的所有市場也都正被中國慢慢取代當中,當美國擔心中國製造2025的崛起,難道台灣就不需要擔心嗎?尤其中國對我們製造業的替代性愈來愈強,台灣過去常常談論如何在短時間不要受害,但整個國家在經濟藍圖的思維上應要有比較大的轉變。

若能打進歐洲市場,代表台灣產業轉型成功

「怎麼掙脫這樣的關係?這件事情說起來真得不容易,我們過去很少考慮結構性的轉變,慣性的認為我們今天的生產模式就是明天的生產模式,我們昨天用的政策明天也可以繼續用下去,但外在環境變化那麼快,說實話我們的動作真的滿慢的。」

邱俊榮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建立「品牌」思維的重要性。他表示,無論我們的物聯網、多元產業發展到多好的程度,品牌對台灣整體經濟發展仍是很重要的,尤其近來已經愈來愈少人談論這個觀點。

第二則是貿易多元化的概念,邱俊榮表示,其實「歐洲市場」是台灣可以瞄準的地區,因為台灣的產業結構裡幾乎沒有最終產品,像我們到了東南亞後才發現,產品中竟然沒有洗衣機、汽車可以賣,賣的通通都是中間產品,這某種程度也被詬病為低薪的來源,因此若能把最終財出口到歐洲提升價值,另一方面,出口到歐洲的產品需要經過多重認證,能夠通過的話,某種程度也是產業轉型成功的認證。

出口救經濟已經不管用,強國都在搶專利授權

而台經院研究二所所長張建一也以自身經驗附和道,其實對歐洲人來說,真正優秀的東西是不需要「平價」的,以前曾經輔導台灣面膜到歐洲去賣,結果到了德國的時候,一開始他們還認為蠶絲面膜是用動物做的,因此不能賣,這也代表他們的規範真的很多,「如果台灣對歐盟的市占可以double(成長兩倍),代表台灣轉型成功。」

張建一於專題主講時也提到,他認為美國真正在意的是專利授權的部分,中國這幾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雖然擴大至約4000億美元,但其實中國對美國的服務貿易卻逆差約2000多億美元,舉例Apple產品都在中國製造並賣到全世界,但背後真正的含金量還是在美國,「川普會想說如果你要做下游組裝沒有關係,但如果你想搶我那塊(專利授權),不可能。」

因此,他指出,在雙方都高度重視保護智慧財產權下,台灣也可以反思,過去我們靠著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的模式很成功,不過其實國際貿易也可以基於在特有知識、產品差異化、和規模經濟上,過去的方式現在必須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