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中樓究竟合不合法? 預售屋購買前記得「停看聽」!

房市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面對琳琅滿目的建案,從買房看房到簽約,每個細節都要注意,切勿大意或一昧聽信業者。

像近日公平會就裁罰新北市順連建設有限公司銷售位於中和「摘星」建案 ,由於銷售中心現場展示的樣品屋為夾層設計,遭到公平會以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1項規定,處順連公司20萬元罰鍰。

新北市政府對此建案也表示,未核准該建案有夾層設計,且復查案該建案歷經2次變更設計,皆無增加樓地板面積及辦理增建執照,新北市政府根據建造執照歷次變更設計核准圖,發現並無如模型屋夾層設計,將4米2空間,採上下層空間配置,從預售屋現場看來,顯見該建物4米2挑高處確實有採夾層設計,有違反建築法規之虞,決定予以裁罰。

萬一消費者購買時不查,爾後遭檢舉時,必須自行拆除,恐引法購屋糾紛,所以消費者再買預售屋時需注意什麼地方呢?

買預售屋需簽訂「買賣定型化契約」

依照內部政頒布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規定,要有履約保證,契約審閱期為5天,交屋尾款可保留房地總價的5%,車位尺寸要留意;如因建商違約而解約,可求償總價15%。

雖然在看房時業者也拿出契約以符合政府規定,但由於定型化契約通常較有利消費者,所以不要在銷售人員慫恿或者暗示下,修改契約內容,或者手寫加註事項,這樣就可避免交屋時受騙上當。

銷售中心的樣品屋也有陷阱

在銷售中心內,一定會有裝潢美輪美奐的樣品屋,這是預售屋在銷售時主要的利器之一,但要注意的是,樣品屋只是用來示意,而且往往建商要營造空間感,有時候會將櫥櫃等傢俱縮小。在看樣品屋最好配合建築平面圖,與斷面圖比對看樑柱的位置來參考,避免日後交屋時會有落差感。

以上述案例來說,建商在建構樣品屋時,應需注意建築法規的規範,根據《建築技術規則》規定,一般樓層高度限制是針對住宅和集合住宅等類似用途,地面一層高度不得超過4.2米,其餘樓層不得超過3.6米。

所以建商的樣品屋有暗示「挑高4.2米」或者「可二工」的話術,那基本上就是違反法規,屆時交屋如果擅自做二工變夾層的話,那到時候被強制拆除,可就得不償失了。

像是近年,台北市著名的夾層屋案子,就屬內湖科技園區高達213件夾層違建了。台北市政府在2017年4月28日曾修訂「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夾層違建執行計畫」,將內科違法的夾層屋限於當年7月1日拆除,除了自行拆除、搬遷或者重新申請建造執照外,還有157件違法案件,被依行政執行法裁處新台幣2萬5000元至30萬元不等,總計金額約1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