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布斷交」凸顯中國「巨嬰症」下的蠻橫與任性

兩岸情勢

從馬英九執政到現在,幾個與台灣斷交的案例,大多有跡可循。2016年3月17日甘比亞與中國建交,是因為中國外長王毅2月25日在美國CSIS提出了「憲法說」,也就是蔡英文依據他們的憲法,他們的憲政當選就等於承認一中。此一幫蔡解套引發黨內不滿,認為過於軟弱,因此即便得罪馬英九,王毅也要與甘比亞建交來凸顯對台強硬。12月2日川普與蔡英文通電話,中國高度不滿,因此21日與聖多美建交。

2017年4月6日,習近平首次與川普見面,當晚宴結束前川普告訴習,剛剛轟炸了敘利亞,中國一直是敘利亞的鐵哥們,這讓習十分難堪,認為王毅沒辦好事。王毅不敢對美國怎麼樣,拿台灣開刀。6月13日與美國關係緊密的巴拿馬建交,算報了一箭之仇。

今年5月1日中國與多明尼加建交,原因是3月16日川普簽署了「台灣旅行法」,4月7日美國宣布協助台灣造潛艇。

中國與布吉納法索建交凸顯習近平的好大喜功

5月24日我國宣布與布吉納法索斷交,有點無釐頭,看不出原因,據說是中國將舉行「中非論壇」,習近平希望參加國家比上次多一點。

如果真是這個原因,首先,這凸顯習近平的好大喜功,也顯示王毅的畢恭畢敬。其次,其實中國對台灣能打的牌不多,打貿易戰會兩敗俱傷;陸客不來影響有限;軍機繞台也不痛不癢,因此挖邦交國是比較有感的。

但台灣只有19個邦交國,這是珍貴的19張牌,打一張就少一張,結果這次為了滿足習近平的面子,貿然揮霍資源,大撒幣的買外交,顯示中國的外交決策缺乏理性,充滿蠻橫與任性,又是一個「巨嬰」心態的反射。也凸顯中國外交決策的高風險性,這不是正面的信號。

「台布斷交」讓蔡英文退無可退

蔡英文執政後的三個斷交國,都可理解,台灣也在對美關係上有所突破,雖有賠但也有賺。這次的「台布斷交」,讓蔡政府覺得莫名其妙的被打,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上次蔡英文出訪史瓦濟蘭去不了布國就是警訊,但這次台灣沒怎樣,美國也沒怎樣,卻無緣無故被打。

習近平當然知道,蔡英文不可能因此而被迫承認九二共識,台灣民意也將更厭惡中共,國民黨處在其中角色更尷尬,但習近平不在乎。蔡英文現在民調低,底氣不夠,習近平就敢動蔡英文的汗毛;而中共也逐漸摸清蔡英文的底牌,只敢小吵小鬧,不敢採取激烈行為;至於台灣民眾高不高興,會不會讓國民黨更難重新執政,習近平並不在乎。

蔡英文已經退無可退,獨派壓力甚大,她的發言將日益強硬。如邀請達賴與熱比婭來台、將駐外使館名稱從中華民國改為台灣、修公投法、發展長程地對地導彈等,都有可能。但蔡英文不是陳水扁,出手前會先徵詢美國;陳水扁當時美國想與中國交好,現在川普卻與中國互鬥,大環境也不一樣。

中國外交部恐怕已經成為各國勒索的對象

中國拿30億美元挖了台灣邦交國的巴拿馬與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外長巴利(Alpha Barry)去年1月說,北京曾拿著500億美元來要求建交。
如今中布建交成功,巴拿馬與多明尼加都成了冤大頭,因為向中國似乎拿太少了。應該趕快跟台灣復交,再跟中國拿更多。

現在恐怕很多國家向中國外交部要錢,不然就跟台灣建交,中國成了提款機。

蔡英文就任兩年在外交上並非一事無成

蔡英文在外交上並非一事無成,不是只斷了4個邦交國,他至少做了七件馬英九任內做不到的事。

這包括日本把駐台單位名稱從「交流協會」改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花蓮地震時親寫「台灣加油」,這是日本首相首次對台灣地震的表態;美國通過了「台灣旅行法」,提升台美高層互訪層級;美國通過了「國防授權法」,提升台美軍事交流、軍艦互訪;美國派出掌管政治的副助理國務卿來台訪問;美國願意協助我國打造潛水艇,這是歷任總統想做都做不到的事;蔡英文和川普通電話,成為1979年台美斷交後首例。

過去蔡英文不想激怒中國、想釋善意,才沒有刻意提起這些事,但今非昔比,中國對台不可能有善意,所以政府應把這7件外交成果拿出來給國人看,把自己的優點、成績單大方展現。否則,蔡英文如果不願意積極宣傳外交政績,民調偏低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