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SBL職業化前 先來談談「主場週」怎麼玩

運動世界

日前中華籃協召開SBL(超級籃球聯賽)委員會,討論五大主軸,包括雙洋將、球隊雙主場週、例行賽場次增加、轉播權利金及選秀會日期。此外近年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極力推動台灣運動職業化,SBL預計16季打完就要推動全面職業化。

雙洋將的問題之後有機會再談,我今年真正想談的是主場週與職業化,要玩主場週,目的當然就是為了未來能職業化。不講大概很多人不知道SBL除了不是一個職業聯賽外,過去15年來,球團完全沒有場館的經營權利,更遑論什麼場館的座位改造、飲食區、屬地主義了。

在台灣,籃球絕對是普及和熱度最高的運動

而主場週是什麼東西呢?上一季開始,挑幾個場館,每隊各負責兩週週末當作主場經營。說句難聽得,這什麼狗屁主場經營,說是值日生輪流打掃教室還差不多。有人說:「一步一步慢慢來」,這話如果是10年前,甚至5年前說,或許我會同意;前陣子更有知名球評認為,台灣籃球市場沒棒球大,屬地主義不可行。

實在是笑話,台灣人有多少摸過穿過合格的棒球用具?但學生時期多多少少都拍過兩下籃球吧,路上簡易籃球場,到假日滿是鬥牛人潮,在台灣,籃球絕對是普及和熱度最高的運動。當年中華職棒的Lamigo率先實施單一球場全主場時,還有網友看衰說台灣棒球市場沒有籃球大,屬地主義不可行,現在被職棒玩起來了,話怎麼就反過來了。

其實屬地主義的核心問題是球迷的經營,而通常要經營所有的球迷是不可能,所以透過土地情感的聯繫,將資源與心力集中在單一地區是最容易的,才漸漸發展演變成所謂的主場制和屬地主義。

今天這種一個場館這週我主場,下週你主場的「主場週」方式,一點都不是「試行」,只是在亂搞,主場是長期經營的結果,不是一種快閃秀。

職業化跟現行SBL的差別?

SBL職業化的問題大概吵了快10年了吧,跟中華職棒第五隊一樣,已成台灣職業運動兩大老生常談,大家都知道該做,但一個是看不到想動,另一個則是一直難產。

SBL當初成立本意只是一個過渡性質的半職業聯賽,殊不知一打就打了15年,從最初承接中華職籃的高人氣,到前年創下單場賽事只有59人進場的難堪紀錄。而職業化跟現行SBL的差別在哪裡呢?

首先是比賽場次,目前SBL只敢在週末排比賽,再來就是轉播跟門票是吃大鍋飯,沒有個別經營的壓力,轉成全職業化後,不但要自負盈虧,經營球隊不論軟硬體的成本也都會增加。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在沒有球迷基礎的情況下,職業化看起來當然是困難重重,但不放手下去玩,該怎麼累積球迷?老話一句,門票都不是球隊自己收,轉播不是球隊自己賣,誰有動力搞球迷經營。

主場週場館選擇要分散

其實SBL雖仍設有薪資上限,但明星球員身價大多遠超於此,找的洋將等級也越來越高,在薪資這塊轉職業化花費不會太多。

重點還是硬體設備的經營,也許有人會說,台灣合格作為職籃的場館不夠,拜託~SBL現在職業化又不要場均1萬人進場,現在給你NBA級籃球場,塞不滿有屁用,先達到場均2000人的目標就好,這可是中華職棒假球黑暗期,最慘的平均進場人數,標準應該不高吧?

別跟我說台灣生不出7個可以塞2000人以上的室內籃球場啊。所以該做的事是什麼?

主場週可以搞,但場館選擇盡量分散,且讓各隊自負門票收益吧!先試著讓球隊與地方結合,長期培養球迷,而非快閃來快閃去,讓球隊各自試著自己經營票房,再來評估是否全職業化,這才叫「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