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登台 可以徹底改變行動支付市場嗎?


果粉引頸期盼的Apple Pay終於要登台了!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昨(9)日宣布,下周中秋節前將會報行政院,建議全面開放國際行動支付運用,最快9月底銀行業者就能申請開辦,也就是說加上建置時程後,消費者最快年底就能使用Apple Pay。

Apple Pay優勢何在?方便、安全

Apple Pay到底有什麼神奇的魔力,讓大家對它如此期待?說穿了,Apple Pay其實就是數位信用卡,把蘋果手機和信用卡綁定,買東西時讓iPhone取代實體信用卡付款,再用指紋辨識當作信用卡的密碼認證。

上述步驟看起來和傳統信用卡其實完全無異,不過由於Apple Pay採用的代碼技術,使商店和收單機構都不會知道使用者的真實卡號,大大降低了被盜刷的風險。挾其安全、方便的優勢,加上在台灣的iPhone用戶約有200萬,「忠實果粉」潛在商機不容小覷,讓Apple Pay來勢洶洶。

不過,回頭看看台灣的實體行動支付現況,Apple Pay的加入,真能掀起一波支付新革命嗎?

市場大餅人人吃,卻人人皆輸

「打開手機一開,支付工具林林總總,加起來少說20種,選擇這麼多,反而讓人不知道該怎麼用。」這恐怕是消費者最真實的心聲,也正反映台灣行動支付的發展現況。全台灣來自金融、電信、電商、遊戲、零售等各領域的業者都想分一杯羹,努力打造自己的支付生態圈,但也因此沒有一個業者能成功將所有的生活場域串連起來。

根據資策會今年3月發布的統計,台灣使用行動支付僅占所有交易方式的2.7%,遠遠不及使用「現金」(59%)和「刷實體卡片」(58.1%)。想要打造無現金社會,對消費者來說,使用行動支付最大的誘因,就是得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舉例來說,實際台北市信義商圈走一遭,捷運下車刷Rico Pay出站後,先去全家便利商店買瓶水用歐付寶付款,接著到新光三越百貨shopping刷t wallet+,逛累了走進巷弄裡的咖啡館歇息要使用電商的行動支付App,離開後路邊小店看到可愛吊飾,沒辦法,還是得掏出錢包付現金。

建立方便通路,行動支付才能取代現金

消費者的實際體驗,不僅無法一種工具暢行無阻,能使用的場所也不多,出門還是得帶錢包。消費者無法累積方便的體驗經驗,自然影響到之後的需求,不如繼續使用現金或刷實體卡付款,也因此有人說,「行動支付最大的敵人,不是其他業者,是現金!」

台灣到目前為止,依舊以現金交易為主,Apple Pay登台可以徹底改變消費者的交易習慣嗎?端看其是否能發揮國際大廠財力雄厚的優勢,真正打開通路串連起食衣住行育樂等場域及零售店家,激起店家和消費者的懇切需求,否則恐怕也是會淹沒在一片「支付海」中,載浮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