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叫「端午」內容卻大不同 韓國端午節原來這樣過....

端午習俗

傳統的端午節要到了,家家戶戶除了吃粽子、看龍舟賽和正午立蛋除厄運外,也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所以也叫做詩人節。但遠在東北亞的韓國也一樣過端午節,而且還在2005年成功申請世界無形文化遺產名單,難道傳統的端午節是由韓國人發明的嗎?

韓國端午節源自中國但內容卻大不相同

這誤會可大了,其實端午節從中國流傳到朝鮮半島後,便融入了朝鮮民族的民族特色,並在江陵地區發揚光大,形成一個祭祀活動,雖然成功申請世遺,但與華人圈過的端午節可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韓國其他地區也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演變而逐漸消失,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保存著。

江陵端午祭的由來其中一個是相傳是太祖王建立高麗時,為討伐神劍而處於危機,此時出現了兩名僧人加以解救,從此就有祭祝大關嶺城隍的端午祭。

另外一個說法是根據許筠《惺所覆瓿藁》中的記載,江陵端午祭的祭拜對象是統一三國功臣的金庾信將軍,死後變成大關嶺山神,因為有求必應,所以每年五月都會舉行山神祭。最後一個傳說,是有一位叫泛日又稱梵日的國師,在壬辰倭亂時爬上大關嶺施展法術,讓江山和草木都變成兵卒,而使得倭寇不敢靠近,成為保護鄉土的功臣,傳說死後變成大關嶺城隍神。

不管由來如何,江陵端午祭是為韓國特有的節日,而將「端午」稱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他們將這一天稱為人和神同樂的節日。端午節自然也就以祭祀為活動核心,各地祭祀期持續約一個月的時間。

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儀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大韓民國海外文化宣傳院)

江陵端午祭有多樣慶祝民俗活動

端午節是韓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具特色的端午習俗。從祭祀開始,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畫夜,而到「山神祭」,時間可長達20多天。從4月5日開始,則是「謹釀神酒」,人們用江陵舊官府「七事堂」發放的大米和米曲子釀製成酒,準備端午祭時敬神和飲用,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其中江陵端午祭的核心是祭祀儀式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或大關嶺城隍,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其中包含了官奴假面舞、盪鞦韆、角力、農樂比賽、農謠高唱大會等許多民俗活動,這就是為什麼韓國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

而南韓2005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江陵端午祭正式提出申請。2005年11月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而且與我們的端午節不同的是,江陵端午祭是從陰曆四月已經開始活動,直到五月初為止。

端午祭還有菖蒲水洗頭活動

另外,韓國在端午這一天女子和孩子要用菖蒲水洗頭髮,除了洗頭外,姑娘們還要將菖蒲根做成簪子別在髮際,飲用菖蒲水,用菖蒲露化妝;男子則在腰際配戴菖蒲葉,有趨吉避凶的含意。而士大夫的家門門柱上,會貼朱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江陵端午祭中的官奴假面舞舞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大韓民國海外文化宣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