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鄭麗君一紙解釋令 讓頹圮10年歷史建物「重見天日」

文化資產

日治時期就興建的五股「守讓堂」,在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後,卻因2007年高速公路五股交流道拓寬工程而拆除。再經當時台北縣文化局承諾「恢復舊貌、異地重建」後,歷經十幾年近10次流標後,終於在2017年年底招標出去。11日在新北市朱立倫市長主持下,舉行拆遷重組工程開工儀式,預計2018年10月完成重建工程。

吳家「守讓堂」為當年千萬豪宅

「守讓堂」當初流標的原因除了復舊預算不斷調高,加上因為相關建材因時間關係而受損,必須補充新料復舊外,重要的是對於參與復原的投標廠商資格相當嚴格。

直到文化部在2017年7月27日的一個解釋函,在修改「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第19條後,放寬投標廠商門檻,讓流標10次的標案,才得以有廠商投標,「守讓堂」十年後重見天日

在日治時期大正時期六年興建的「守讓堂」,原址位於成泰路與登林路口,是由當時就任貴仔坑區庄長的吳愚後代興建的「下厝」三合院建築。而「守讓堂」吳愚子輩為祝賀其七十大壽,而集資3萬元興建的,以當時幣值換算下來,可以算是千萬豪宅。

由於吳家先前居住在半山雅的「頂厝」,堂號為「讓德堂」。其堂號都有個「讓」字的由來,是因為吳姓遠祖泰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有三讓美德的傳說。在日治時期,吳愚家族在地方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政商世家,其政經實力在當時可以說是傲視群倫。

命運多舛「守讓堂」終於找到安身之處

1969年,中山高速公路施工時,「守讓堂」右護龍先被拆除,由於當時建築物長期荒廢,整體破壞程度逾50%,無法指定為古蹟,最後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奔走搶救下,終於在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無奈2007年又因拓寬工程而全數拆除殆盡。

未來「守讓堂」將落腳於五股洲子洋地區新五路二段、新城一路交叉口,占地約1700坪,其建地就達390坪,預計花費7800萬,文化局表示,未來其重建工程完工後,剩餘空間將做為綠地,未來「守讓堂」裡的空間除了做為租用展覽空間外,未來還會有輕食空間、閱覽室以及鄉土教育課程,透過組建重現當年風華,使歷史建築能充分活化再利用。

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任內首次異地重建古蹟,今主持五股守讓堂重組工程祈福儀式,祈求工程圓滿順利。(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