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政府提供的不僅是服務 更重要的是表達人民的意願

書摘

作者簡介

黎智英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廣東農村。12歲時帶著一元港幣偷渡到香港,努力自學讀書,下定決心創業。小學肄業,卻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加上投資獲利,於一九八一年創辦「佐丹奴」時裝連鎖店,獨創fast retailing系統,Uniqlo、GAP、Wal-Mart等都向其學習經營模式。

  一九八九年六四運動爆發,黎智英將民運口號印上T恤響應抗爭的學生青年。隔年,他出售佐丹奴股份投入媒體業,創辦《壹週刊》。五年後他再次挑戰市場,創辦《蘋果日報》,日發行量超過七十萬份。二○○一年,黎智英帶著《壹週刊》和《蘋果日報》進軍台灣,旋即成為閱讀率最高的刊物。二○一四年香港爆發雨傘革命,他在燃燒彈的煙霧中踉蹌而行的身影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並於隔年獲選《時代》雜誌二○一五年「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政府提供的不僅是服務,更重要的是表達人民的意願!

他拿走你每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一或一半,還隨時劫走你一半身家,但你仍然信任他、擁護他。他保證你增加就業,結果你失業了,你仍然信任他、擁護他。他說那些都是壞人,叫你去跟他們搏命,結果你的兒子送了命,你仍然要愛他擁護他。他魯莽殺錯了人,但你仍然尊敬他、擁護他。怎會有這樣荒唐的事?這個你既愛又信任、尊重更又擁護的到底是什麼魔王或神聖?

哈哈,這就是政府!為什麼我要笑,因為太荒唐,太不合理了;除了苦笑,我還可以怎樣?不是嗎?我們要是做了以上任何一件事,非要坐牢甚至喪命不可。政府做了卻神馳物外,正氣堂皇。駭人?政府就是這樣駭人!

當然我不是說北韓、中共、俄羅斯、古巴等國家的極權政府,那些政府駭人之處更不用說了;我說的是文明世界的民主政府。見鬼,連民主政府都這樣?不是嗎?你的工資他總要抽稅,拿走三分之一或一半,你要是不讓他拿,拉你鎖你。經濟不好,他說為了大家好要刺激生產,狂印鈔票讓貨幣貶值一半,劫走你一半身家,你還要感激涕零說他英明神武。他說你選我當總統吧,我會振興經濟使你工資飆升。你選了他,他亂搞,搞垮了經濟,最後你連工作都沒了。他說沒關係,我給你救濟金,你感激流涕感謝他雪中送炭,雖然寒冬的冰雪是他製造的。他說為了保衞和平要打仗,把你的兒子當砲灰,送你心肝寶貝上西天,你還要感到光榮,因為政府給你機會表示忠誠。他點錯相,判錯人殺錯命,仍理直氣壯,正氣凜然。

是,這正是我們的民主政府,有這樣的政府我們還需要敵人嗎?雷根說:「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not the solution!」政府是困局,不是出路!

掌控政府的政治領袖難道是惡魔?不,他們都是熱心救世的大好人。他們愈想為人民多做好事,反而愈將人民困於水火中。他們要保護我們,故此要有軍隊、警察,不許我們擁有危險武器保護自己,否則犯法(除了美國),無問題。

他們講文明,要我們讀書,壟斷了教育,將學校搞到千瘡百孔,也不許我們在家裡自己教兒育女,否則拉人封艇。好,都無問題。

他們要大愛照顧我們,抽重稅大大削減我們的生計,萬幸沒有在職時做到死,終於退休了,給我們退休金。一副救世慈善嘴臉!喂,這不是施捨,是以前你拿走我的錢現在還我的!

好,算了,忍你。他們要居者有其屋,任何人都應擁有居所!偉大的宣言慈悲蓋世,於是要銀行猛放水,讓本來買不起樓的人不用交首期買到樓;原本買得起的則走去炒樓,樓巿超級熾熱大起大跌,居者有其屋的好意卻將本來只想安居樂業的人捲入金融風暴,變成金融風暴的受害者。

好,再忍你,算我倒楣。他們當然關心我們的工作,認為有工作能力不等於曉得怎麼工作。所以他們為我們設計好工作方程式:工作不能超時,例如法國,規定人民每週工作不許超過三十五小時,要是超時,可以鎖你,怕未?還規定你某時某日某些休假,醫療保險什麼的都要跟工作綁在一起,也規定要有工會住你。啋!你當我傻的嗎?不,只想保障你。

好,繼續忍你……就是這樣,政府愈要為我做多點事,我的自由愈被剝削,最後在政客的偉大慈悲下,人民做了自由世界民主政府的奴隸。海耶克說,陷我們於奴役的道路是用善意鋪成的。

AI出現對政府的衝擊

好,現在讓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手機的電子智能(AI)世界。早上起來,智能手機提醒我,是否該買刮鬍刀了?按「是」,馬上買了,今日送到。今天是時候洗牙了,一按「是」,牙醫約好了,到時去牙醫診所的車會在樓下等候。今天家裡所需,冰箱補貨,一按「是」,隨時送到。

這些都是我剛要做但尚未想到要做的事,我的智能手機連結的「大數據」(big data),利用deep learning預先給我發出通知。在一個還未想到便被照顧到、預估先發的互動智能世界裡,我們還需要多少政府的照顧呢?不用政府照顧,政府的角色和規範必然縮小很多,人民的自由空間因而擴大了。

唏,政府提供的不僅是服務,更重要的是表達人民的意願!對,但社交網絡表達人民的聲音和意願比政府強大不知多少倍!你可能只有二百個臉書朋友,與你每天分享著相同的訊息和意見。這二百個網絡社交圈的朋友同時另外個別連結不同的網絡社交群體,這些群體個別成員又再與其他人連結,一連十、十連百,如此類推,你只有二百個朋友的臉書社交圈,雖只是一個有共識共鳴的小圈子,其實已連接著無數的不同網絡社交圈,在不同程度上分享著類似的資訊和意見,最後互通和互聯的互動,過濾出來的幾乎是統一的意見群體。

一個小小的網絡社交圈,透過互相滲透和過濾,最後與千千萬萬個網絡社交圈,融匯成廣泛而綜合的意識群體,是我們在未有網絡社交活動前始料不及的。以前的沉默大眾在網絡社交活動的推動下,成為了全民一致意識的始作俑者。

眾所皆知,臉書和谷歌都在馬不停蹄猛力發展網絡智能功能。有智能協助網絡社交活動,我們更能簡單和方便地溝通,找出共鳴,達成共識。智能會過濾掉小眾興趣和資訊,讓主流資訊更廣泛地綜合成統一的意見。

例如政府壟斷的教育系統爛透了,人們在自己的小小網絡社交圈裡討論這問題,最後達成共識要政府發行學券(school voucher)打破這壟斷,還教育選擇於民,打開學校之間的競爭,促進教學改革和進步。

雖然這是網絡社交小圈子的共識,你猛然發覺,因為網絡社交圈互透互通互動,這幾乎同時是每個社交小圈子的共識,這廣泛而綜合的共識等於全民在發聲,那麼政府還有藉口不實行學券制嗎?受制於全民共識的壓力,政府除了還政於民,哪還有空間妄自專橫呢?民主國家的政客官僚,把政府當成是予取予攜以自肥的特權機構,在AI智能的網絡世界促成的統一意識下,看來距壽終正寢的時候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