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老董看半導體 一語道破台積電張忠謀甩開聯電的關鍵

產業脈動

17日一場在台北五星級飯店的餐敘,一位手握3家公司、市值合計超過2500億元的半導體業董事長,被同桌友人問起台積電在沒有張忠謀之後的前景,他很輕鬆的說「張忠謀董事長很正直,他花了那麼多年打造出台積電的企業文化,能夠當到高階的經理人例如執行長劉德音、魏哲家都是已經符合台積電的文化才能出線。」

「台積電的文化很正派、誠實,非常注重客戶的權益,這條製程是給A就不會拿去給B,其他的晶圓代工業者倒未必。」這位董事長強調,半導體和許多電子業一樣,外界常誤以為把設備買回來就能開工做生意,以為錢砸多了就能養出一個科技園區,那麼30年來,為什麼最後成功的只有少數人呢?而這幾年來,台積電為何又能甩開競爭者,在先進製程上保持領先?

台股第一上市半導體,其實是聯電

台灣第一家上市的半導體公司其實是聯電而不是台積電,張忠謀也曾擔任過聯電的董事長,90年代晶圓代工還在微米製程時,聯電與台積電推出新製程的時程相差不多,進入奈米製程時代,聯電亦緊追著台積電腳步,例如2008年台積電的40奈米製程在第四季進入量產,聯電在2009年也跟著推出。

2011年10月,台積電正式宣布28奈米製程正式進入量產,並已開始出貨,為全球晶圓代工廠中率先量產28奈米晶片的公司,同一個月,聯電的28奈米製程進入試產。但是到了去年,台積電已經進步到7奈米製程了,聯電仍停留在14奈米製程,這怎麼回事?

他指出,有了設備還不夠,有研發還不夠,還得有企業文化。就以台積電、聯電的代表人物張忠謀、曹興誠兩位董事長來看,他形容「曹董太聰明了,又多才多藝,又懂得藝術投資,張董則專注單一領域。」

再者,這位老董指出,聯電會跟客戶搶生意,台積電不會,「晶圓代工廠的客戶都是IC設計公司,聯電後來也分割出去聯發科、智原等等。」他指的是聯電當年分割出去的智原、聯發科都曾為股王,另外還有聯詠、盛群、原相等公司,使得聯電曾被外界稱讚投資功力勝過台積電。

台積電專注,企業文化取勝

「但這對形成一個企業文化來說是不利的,因為你培養出很多專業經理人,當他們應往下一階段的時候卻被分割出去不同的轉投資公司。」這位老董認為,台積電能打造出價值觀一致的「團隊」,聯電則無,雖然廣,卻無法專精。

因此,進入劉德音、魏哲家時代的台積電,這位老董認為台積電會維持過去一貫的企業文化,會和張忠謀掌舵時代差不多,「台積電大概一年內可以看到3.5奈米(3到4奈米之間),只要摩爾定律還存在,台積電接下來朝2奈米邁進。」

至於中國的晶圓代工,目前最先進是28奈米,這位老董估計,假設他們能夠順利前進、研發有所成,那麼根據摩爾定律,中國業者將會縮小和台灣的差距,這也就是為什麼張忠謀說10年後中國業者還是差台積電5-6年的製程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