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明病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醫療保健

肌肉是人體的最大器官,占了總體重將近50%,其中任何一條肌肉都可造成疼痛甚至失能,曾有研究估計三分之一的病人都有肌纖維疼痛的情況,可見肌纖維疼痛症候群是慢性疼痛相當常見的原因。在忙碌的現代社會,這個問題更是困擾著許許多多的上班族及電腦使用族群。

腰酸背痛,小心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病因目前尚無定論,相關的誘發因子如附表。特色是伴隨著有激痛點(trigger point)的局部痠痛。病人常會感覺深層的肌肉疼痛、緊繃感,且症狀局限於身體的一兩個部位如某側的肩膀脖子。激痛點可於骨骼肌及肌筋膜的緊蹦帶(taut band)觸摸到,藉由按壓激痛點便可誘發遠處的轉移痛。另外,肌筋膜症候群的症狀會隨著部位的不同而改變。在上肢,可像夾擠症候群或關節囊炎般以肩膀痛來表現;在下肢,可像退化性關節炎般的以髖關節或膝關節痛表現;在頭頸部,頸部或背痛則可像神經根病變般延伸到上下肢,甚至以無法解釋的頭暈或頭痛來表現。

臨床上因為缺乏明確的診斷標準,醫師主要透過病史及特殊理學檢查來觸摸疼痛的區域,感覺是否有繃緊帶與激痛點的存在,並搭配了解是否有相關的促發因子及延續因子。

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方式是多面向的,可以透過物理治療、藥物、針灸、局部注射或運動來改善,並治療相關的促發因子與延續因子。另外放鬆心情、舒緩壓力及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也是預防疼痛再復發很重要的一環。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方式多面向:

一、物理治療:熱療、電療可增進血液循環與組織延展性,減少發炎物質的累積,並減緩肌肉緊繃與疼痛。

二、藥物:可使用消炎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另外還可搭配抗憂鬱劑及抗癲癇藥物。

三、局部注射及針灸:可局部注射麻醉藥物或肉毒桿菌於緊繃帶內的最大疼痛點,可迅速得到短暫緩解。

四、運動:在局部注射後,再藉由等長運動及伸展運動來矯正肌肉與姿勢失衡,進而達到長期療效。

 
原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  家庭醫學科醫師  劉家昌/吳美鳳,本文轉載自《彰基院訊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