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爭議藍綠委齊罵 年金改革後小英政府新考驗

政治議題

台灣最近小燈泡事件高院判刑結果出爐,雖然受害者父親明確表示希望能處以死刑,不過高院判加害人王景玉無期徒刑,加上華山分屍案發生又掀起死刑存廢議題的討論,由於蔡英文總統曾多次表達廢死是普世價值的觀點,上任至今仍無死刑定讞者,也無死刑犯伏法,讓許多社會大眾不滿,也成為年底大選各候選人得謹慎處理的話題。

當台灣正在辯論死刑存廢時,鄰國日本敲了一記響鐘。經過23年的日本東京沙林毒氣案,6日主謀奧姆真理教前教主麻原彰晃(本名松本智津夫)及其他6名共犯也都伏法,更讓台灣死刑存廢的辯證掀起浪潮,究竟當年執政者欲將台灣帶向何方?針對死刑存廢議題又該如何找尋社會共識?

藍綠立委皆抗議:請依法執行死刑

年底大選將至,也正好藉此機會要求候選人對各式社會議題發表看法,讓選民能夠理解其態度藉此做出選擇。針對死刑是否該廢除?辦過台灣歷史上許多重大刑事案件的前警政署長、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明確地表達死刑存在有其嚇阻必要,他曾呼籲,「在上位者、做決策的人應該第一時間去刑案現場看看,去感同身受現場的震撼及被害人的慘與痛。」認為不能只看隔了一段時間後犯罪者表現悔過、無辜的外型,「有了親臨現場的深刻體驗,再來談論要不要廢除死刑。」;而對手民進黨參選人蘇貞昌也表示,「因台灣社會目前仍無共識,所以廢死的條件仍不足」,可見兩人皆對台灣當年廢死的聲浪持保守立場。

面對蔡總統曾多次表示廢死是普世價值的觀點,也讓部分藍綠委相當不滿,藍委柯志恩日前就痛批,「鄉愿、德之賊也!」質疑國內尚未廢死,但蔡政府卻堅持不執行死刑,與民意相逆,對得起台灣?而綠委陳明文也表示國內死刑制度仍存在,沒道理拖著不執行,「社會希望執行死刑的氛圍已經形成,民進黨要掌握。」

為什麼要為加害者探究這麼多?

然而,「以暴制暴」是否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答案?反對死刑者認為,大家得去思考「死刑真的能夠有效嚇阻犯罪嗎?」在近幾年連續幾件社會重大刑事案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被加害者點名希望能當他們辯護律師的黃致豪。翻開他近幾年經手過的案件都頗具爭議,包括捷運隨機殺人案鄭捷、內湖隨機殺人事件王景玉、文化國小隨機殺人案龔重安、燒死一家六口案翁仁賢、南港小模姦殺案程宇等,被外界冠上「魔鬼代言人」的罵名,讓死刑支持者不滿。

許多支持廢死者,認為去研究並理解加害者為什麼會犯罪的原因很重要,但反對者便質疑我們還為加害者探究這麼多嗎?「答案是需要的,這是台灣為什麼跟其他比較不民主的國家不一樣的理由。」黃致豪接受《POP Radio》專訪時非常確定地說道,「在民主法治的社會裡面,如果刑事案件的被告缺乏協助,我必須要提供協助,這是律師的天職,確保被告在台灣刑事程序裡面,受到法律正當程序的保障。」面對具證確鑿的犯罪者,也得走法律程序,在過程中釐清事發背景、原因等。

黃致豪表示,他當然也認為加害者得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代價,但是不是得用「以命償還」的方法就有待社會思考。其實,主張廢除死刑者認為,這並不代表犯人可以不用為自己的過錯負責,即使廢除死刑,仍然有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等自由刑來對犯人實施懲罰。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曾表示自己對廢死的想法,「如果要廢除死刑、或不執行死刑的話,那就終身監禁,不要放出來。」不過他也認為「如果目前絕大多數民意認為要維持死刑,現階段要廢死很困難。」

事實上,思考當社會集體的憤怒與激情過後能做什麼,成為非常重要的事情。蔡英文總統曾表示,要從警政、醫療、教育、司法到社福等部門,建構一張綿密的社會安全防護網,來承接這些被高度競爭的社會擠下、掉落的人。只是任何建設都需要時間,年底大選將至,死刑存廢的辯證張力持續高漲,連同黨同仁也都發聲抗議,在在考驗著當前執政府的判斷與溝通能力,如果沒能建立社會共識,恐像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政策造成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