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7年日本人口創下歷來最大減少數 這六種職業以後要找機器人...

國際財經

未來數十年,自動化趨勢可能取代的6種職業包括電話行銷、貸款授信、櫃台人員、速食餐廳廚師、計程車司機,儘管被取代的職業種類看起來不多,不過,取決於工作和任務簡易複雜的程度而定,人工智慧(AI)對所有工作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程度影響。

iPSNews發布報告指出,自動化設備已經在取代製造業例行、動作重複的勞力需求,未來會有更多領域看到機器人的蹤影,將對服務業和其他行業的人力與工作型態重新做出定義。

在日本,本國勞動人口快速減少,外來移民、外勞輸入非常有限,這些都是自動化趨勢強有力的誘因,使得日本成為研究未來勞動力的有用實驗室。

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逼近40%

據估計,日本2017年人口銳減26.4萬人,創歷來最大減少數字,目前平均死亡人數比新生人口多出1,000人,以東北地區為例,現在的居民人數甚至比1950年還要少。

日本一名婦女一生中將要生育的平均子女數(生育率)降至1.4,近2005年的歷史最低1.26,遠低於人口成長所需的2.1,2017 年新生的嬰兒數量僅35.77萬人,年減11.9%,創47年新低。與此同時,跟其他發達經濟體不相同,外來移民不足以彌補人口下降的缺口。

日本政府人口和社會安全研究智庫(NIPSR)調查統計顯示,2015年約33%的日本居民年齡超過65歲,到2050年此種比例將逼近40%。

聯合國經濟社會與事務部(DESA)所屬人口研究部門預估,到21世紀中期,日本人口總數可能減至1億以下,比現在的1.27億將大減21%,到本世紀結束,日本人口將比現在水準暴跌34%。

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將取代部分人力

面對這種趨勢,日本早已開始未雨綢繆,習慣接受有限的天然資源、有限人力帶來的挑戰,因此,該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科技開發的先驅者。

在日本的社會,透過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來取代或是加強人力,早就是再熟悉不過的概念,傳統上,日本企業一直處於機器人技術的尖端領域,例如,在日本1980年代後期經濟起飛之際,發那科(FANUC)、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Sony、安川電機(Yaskawa Electric)帶領機器人發展起飛。將自動化、機器人技術整合至工業生產,也是日本二戰後創造經濟奇蹟的關鍵要素。

川崎機器人(Kawasaki Robotics)早在40年前就開始商業化量產工業機器人,1995年全球使用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為約70萬個,其中,日本就使用50萬個,占比高達71%。

當今,日本仍為機器人生產和工業應用領域的領導者,日本2016年輸出價值16億美元的工業機器人,超過5大機器人輸出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美國、南韓金額的總和。 

以機器人對製造、工業就業人數比例而言,日本到2008年還一直保持機器人密度最高國家的位置,直到2009年因為日本產業外移,以及韓國的工業機器人使用量激增,日本才讓出寶座。

製造與服務業生產力之間落差大

日本勞動力和機器人最初的契合時代在1970、1980、1990年代,當年汽車和電子等關鍵產業大量應用自動化設備,從此孕育出下一波新科技與人工智慧(AI),進而影響到製造業以外從業人員和工資。

首先,日本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生產力成長率差距非常大,儘管這是由許多原因促成,但是,工業生產力增幅最大,絕對與資訊、通訊技術與自動化設備使用量的增加有密切的關聯。毫無意外地,日本最具生產力的製造業-汽車和電子業剛好大量依賴機器手臂等自動化設備。

反觀,占75% GDP的服務業每年生產力的增長率相當小,大約只有美國的一半,從1970年代以來日本製造業勞工生產力累計大增約3倍,但是同期非製造業生產力僅擴張25%。

當前,自動化技術和AI浪潮來襲,可能取代或是增強非製造業的勞動力,涵蓋運輸、通訊、零售服務、倉儲、老人醫療照護等行業勞力。

中小企業也擁抱新科技

包括日本央行區域經濟報告、資本支出計畫調查的幾份官方報告顯示,即便是中小型企業也在擁抱新科技,來彌補短缺的人力,藉此保持公司競爭力。

舉例來說,日本連鎖超商全家便利(Family Mart)正在加速安裝自動收銀機(self-checkout register),連鎖餐廳Colowide和其他許多餐飲業者已經裝設觸控點餐螢幕,來精簡日常營運,減少人力需求。

其他如醫療、金融、運輸等服務業同樣積極邁向自動化,飯店裡也可以看到機器人主廚與服務生。再者,諸多證據顯示,跟原本以為機器人取代工作的憂心不同,擴大使用機器人,反而對日本就業和所得成長產生正面效益。

和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日本推進自動化、機器人、整合AI的速度比較快,可能是基於以下的理由:人口減少、勞動力萎縮更快:勞動力呈現不可逆下降趨勢,造成生產力吃緊,有效推動許多產業對新科技的投資,就連中小型企業也面臨缺工、留不住人才的窘境,所以,他們也效法大型企業引進AI、機器人,彌補人力短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