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職場最失衡 金曲音樂人李哲藝:表演藝術工作

藝文

「大家可能會覺得古典音樂就應該到音樂廳聽、去國家殿堂聽,雖然我們平常演出都是在標準音樂廳,但我們覺得,既然是屬於這塊土地的音樂,就不應該只是在少數人能到的地方」。成立才一年多的的灣聲樂團,獨特的定位,獲得不少企業主老樂迷支持,也創下民間古典樂團自給自足獲利的先例。

但台灣藝文團體經營的困境年年都在發生,連灣聲創辦人、金曲音樂人李哲藝也不禁抱屈,台灣表演藝術工作環境失衡,「應該沒有比這個(表演藝術)更嚴重。」

李哲藝:人們不走到音樂廳,我們就把音樂帶到人民身邊

古典音樂與名人結合,古典音樂與在地文化激盪,灣聲樂團1年多來,除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合作,讓城鄉在地的文化透過音樂傳唱,也積極深入偏鄉辦活動,今年10月中下旬,灣聲行腳要走向南投,足跡將遍及奧萬大、親愛國小、埔里、竹山、草屯、東埔等地區。

發起這樣的行腳活動,「目的很簡單」,李哲藝說,「這些音樂屬於人民,我們就該往人民所在的地方走。」,並引述知名劇坊工作者的話,「如果人們不走到劇場,我們就應該把劇場帶給人民」,他堅定強調,人們不走到音樂廳,我們就把音樂帶到人民身邊,這是我們樂團能夠做的,也是正在做的事情。「未來慢慢規劃每年都有一部份到越不可能接觸藝術文化的地方,我們越應該有責任把這件事(藝術文化)在那個地方發生」。

台灣專職音樂工作僅千個缺,確有8-10萬專業人士

李哲藝從事音樂近30年,累積創作超過1500首、編曲作品4500首,幫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等數十個管弦樂團及室內樂團作曲及編曲;也曾為國光劇團、愛樂劇工廠、紙風車劇團、蘭陽舞蹈團等數十個單位及表演團體配樂創作及音樂製作,更曾為了接演出機會,組過多個樂團。

「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很多企業大老對於台灣想朝軟實力發展都有這種感觸,但不光是科技、傳產這些「硬」產業,音樂領域也是如此,從人才角度來看,李哲藝分析,台灣的大專院校音樂科系發展至少70多年,現在有20多所相關系所,若以每系所4、50人,每年約800名畢業生,50年下來有4萬人,這還不包括非音樂科系的人,專業音樂工作人員,「人才是足夠的。」

發展獨特舞台,放眼世界市場更大

但問題到底出在哪?為什麼欠缺舞台?李哲藝認為,簡單概算台灣包含大學教師、職業音樂家約莫只有1000人,但卻有8-10萬專業人士,「位子很少,嚴重失衡」。

他分析過,包括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中市立交響樂團等,每年獲政府補助上億元,台灣藝文團體多數都是仰賴申請政府補助,票房收入占總成本僅1成,若沒有補助連職業樂團都難生存,反觀如柏林愛樂等職業性樂團卻能靠營收賺錢,因為不但演出費高,也靠錄製唱片賺版權費,近年更做網路直播售票,2年前已超過門票收入。

然而,台灣藝文團體除補助外,多只能尋求贊助,李哲藝說,藝術人做事常覺得做爽就好,但不能填飽肚子,還是要有商業眼光的人,幫藝術人找到好商品轉換成經濟規模的形式。

以灣聲為例,他強調,希望能建立典範,讓表演藝術也可以賺錢,「我們正在努力」。李哲藝說,灣聲是建立舞台,而這舞台有台灣文化獨特性,若這件事能成為價值,台灣音樂家就有獨特的工作可做,不需與全球古典音樂家競爭工作位子。

李哲藝認為,若能發展屬於台灣自己的古典音樂市場,形同唯我獨尊,成為只有台灣音樂家可以做的事情;他自信,看到這樣的可能性,也期待若能帶出這樣的風氣,把價值認知先建立,經過10-20年發展,就可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基礎。

話鋒一轉,他有感而發地談到,就像大家常討論與中國大陸競爭問題,若做一樣的,就有14億人口競爭,若不一樣,反有20億華人市場,且有自己獨特性,這是對市場觀點設定很重要的基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