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華為少不了它 這家隱形冠軍老闆創業原因竟是「不想找工作」!

台股新兵

工具機廠商邁入資本市場一波波。黑手模具起家,轉型跨入自動化機械關鍵零組件,曾經拿下6項台灣精品獎,得過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小巨人獎、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的高明鐵,預定7月底登錄興櫃。

高明鐵去年因電動滑台模組產品打入手機產業,獲利表現表現三級跳,終端應用客戶涵蓋蘋果、華為、京東方、富士康、大立光、舜宇等等。與董事長張朝凱白手起家創業的總經理陳志鑫,2015年曾獲得「百大MVP經理人」肯定,但走上創業這條路,原因竟然是「不想去找工作!」。

十年磨一劍,沖壓起家

專科讀的是機械工程,學生時代是建教合作生,也因為半工半讀累積不少專業知識,退伍後,了解客戶對沖壓模具配件需求,雖然在模具零配件小工廠短短待了3個月,陳志鑫還是選擇與國高中同學、董事長張朝凱湊了幾十萬一同創業,他笑這說,「自己認為有些技術,會做得這麼辛苦就是這樣來的」。

回想創業過程,「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膽量」,陳志鑫說,沖壓零配件產品其實做的好的廠商不多,「我們什麼都不懂,想說有點技術就自己磨起來」,「反正就用時間換取空間」。

事實上,陳志鑫說的時間換取空間,也幾乎可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1994年草創「盛鐵模具機械五金行」,主要產品是沖模/機械五金零件買賣,以及精密沖頭、母模襯套這些小零件,1995年到2000年間辦理增資後,公司正式改名為「高明鐵」,業務拓展到沖床模座與精密導柱、導套製造,也漸漸累積資產,在彰化秀水買下土地興建廠房。

十年磨一劍,不西進選擇轉型

1997、1998年左右模具產業面臨成長動能開始趨緩,也因此思考公司下一步要走到哪裡?陳志鑫回顧,2005年前後算是高明鐵轉型關鍵年,沒有跟產業西進大陸,選擇「從沖壓轉型自動化,我們算是比較早的」,主要是考量過去都幫人代工,但十幾年來,做模具也發展出精密加工技術與層次。

他指出,轉型面對產品不同、人員也不一定會轉的過來,更何況原來在舒適圈享受,讓轉型變的困難。不過當時,高明鐵仍決定透過原來人員與技術、設備開始進行轉型,跨到線性傳動元件製造,成立相當事業部,邁入自動化產業。

但萬事起頭難,過程中做自動化零組件打品牌,要創造什麼樣的一家公司?技術要如何延伸?雖然有精密技術加工概念,跨入自動化零組件技術上問題不大,但「沒有貼上Logo、品牌,以後大家就不認得GMT(高明鐵)」,更何況只做零組件,相對全球市場會有何利基點?種種問題不斷浮現。

陳志鑫說明,也因此後來思考讓產品價值性增加,就要做高度整合產品,從自己零組件來設計模組,甚至再增加機構、驅動、控制等技術整合,並延伸到系統,「打造智能化國度,創造產業最便利的夢想」成為公司的願景。

如今高明鐵自動化模組產品整合程度高,95%都是自製,包括工具機市場最夯,也出現缺貨的螺桿、滑軌現階段都透過自產來滿足自家需求。

把人才當公司經營

陳志鑫攜手同學創業,背景來自建教合作,也體會到人才永續的重要,更希望以「企業經營」、「人才庫」的思維來做,雖然他無奈台灣在建教合作法令越趨「管太多」,也感嘆,台灣人口不斷下降、年輕人比較不容易融入社會,近年改著重產學合作方式與教育接軌,攜手包括與高應大、東華、雲科大、中洲技術學院等大專院校。

他強調,產學合作一開始不會以「人力」來看待,主要還是培養學子研究技術的基礎概念;對於缺工話題,陳志鑫更一針見血提出,「每個產業都說缺人,但到底是缺人才還是缺人工?」,以高明鐵自動化產業,以後都改自動或半自動化,人工缺的不會這麼多,因此把學生養成成人才,投入自動化產線,就會越來越好正向循環,但「前面還是要捨得花資本培養,要別人訓練好給你,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