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總經理、兒子董事長 他們的公司被叫做「台灣電影版權鬼王」

台股新兵

「某某電影有多賣座」,「賺進多少票房」,這些都是影劇新聞、節目常常能聽到的話語,但一部電影從引進台灣,上片,甚至下檔後電視台、網路都能看到,背後片商可是有不少的精準決策。

文創股又有新生力軍將登錄興櫃,海樂影業由父子檔攜手打拼,從早期台灣DVD影片盛行時代,走到現在的往錄影音串流,希望進入資本市場,擔任總經理的父親吳智弘談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能夠把更大、更好的影片「談」進台灣。

父子檔攜手,從DVD做到影片代理

一家公司,爸爸擔任總經理,兒子掛董事長並不多見,海樂就是走這樣的模式,雖吳智弘笑說也有接班考量,但事實上,吳浩佑原本在上櫃IC設計公司晶焱擔任大中華市場行銷,也經歷過公司上櫃掛牌,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不差,不過,因對電影有興趣,恰巧吳智弘也規劃讓海樂邁入資本市場,父子一拍即合,也因此,2014年之後,回到父親身邊投入電影業,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事安排?從吳浩佑的名片上印著執行董事的頭銜,原來是「商業」考量,方便洽談影片代理。

2004年成立的海樂影業,目前掌握全台共100家DVD自有合作通路,國內合作夥伴還涵蓋威秀、國賓、秀泰等一線影城在內共92家電影院,以及緯來、東森、衛視等5個有線電視頻道,加上中華電信MOD、愛奇藝等OTT(串流影音)等數位平台,多元通路布局策略積累出龐大宣傳網絡與銷售基礎。

不過,在公司成立之前,其實吳智弘在電影業界已經有10多年經驗,原本代理影視大亨楊登魁旗下電影公司影片後段版權,一年供應商提供30多部影片,但這家大客戶卻無預警結束,才決定自己成立電影公司自己採購。

「成立海樂是因為累積十多年的業務行銷經驗,版權銷售能力強,我們跨到電影,與其他公司不一樣」,吳智弘說,我們連「票房都看不懂」,看的都是後端版權收費,「我們不是電影人,看的都是實際的數字,要能賺錢,不能賺錢就要保守,就這樣一步步慢慢做,走了十四年」。

一條龍垂直發行經驗精準掌握購片風險

從台灣電影產業鏈來看,從開發、製作到後製,再進到發行、電影映演、平台與消費者,海樂主要業務著重在發行領域,如從電影版權代理、擬定檔期與電影院家數、包裝宣傳、後段版權銷售布局等,透過一條龍式垂直發行經驗與嚴密評估模型,能精準掌握市場趨勢與發行費用控管。

海樂指出,未來也鎖定創意腳本募資、電影映演及無線/衛星/有線/IPTV等佈局,並豐富片庫資源有效提供較高價格優勢,除有助於透過包裹式銷售策略增加每部電影的投資回報,降低版權購買風險,提供公司電影院票房收入及多通路版權銷售穩定獲利來源。

海樂每年穩定保持代理2到3部大型商業片發行,像是台灣近年來賣座的玩命快遞系列、終極殺陣系列等強片就是出自海樂,顯示其在電影發行與宣傳上的實力。也與法國前三大影業歐羅巴影業(EuropaCorp)、千禧年影業(Millennium)、獅門娛樂(LIONSGATE)等知名電影製片商保持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有助穩定片源、提高拿下熱門電影代理權機會。

擅長包裝恐怖片,未來要跨入電影投資

有趣的是,海樂過往擅長劇情、恐怖/驚悚電影宣傳包裝,歷來發行電影及代理版權以劇情、恐怖/驚悚片為大宗,以目前總計317部自有版權片庫來看,這些類型影片占比超過3成,還被稱為台灣電影版權鬼王。

至於未來營運,海樂看好下半年為傳統電影業票房銷售旺季,目前已投資取得多部商業大片,陸續針對包括暑假、中秋連假、雙十節、聖誕節、跨年、農曆新年等計畫推出強檔片上映,下半年營運表現將明顯優於上半年。

此外,下半年也將開始代理韓國與國外知名歌手演唱會,增加營收來源,並計劃與無線電視台合作成立電影頻道;評估投資電影代替購買版權,若選擇票房表現好的華語片續集電影進行投資,投資報酬率應有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