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專法交白卷 傷了Uber也扼殺台灣新創

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在全球遍地開花,並因衝擊傳統業者而在許多國家碰壁。但,研究機構如PwC仍預估,這市場到2025年將有335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0兆3000千億元)的規模,並認為沒有任何產業能躲過此創新模式的來襲。當新經濟闖入舊經濟,能否找出共存之道?

在台灣,為了建立與政府溝通的團體平台,促成法規開放,7月下旬,一群業者成立了「台灣協作暨共享經濟協會」,出爐第一份《共享經濟白皮書》。

按該協會定義,廣義的共享經濟,就是透過一個網路平台,讓物品、空間、時間、人力等資源的共用,可以更普及、更即時、更便捷,讓人們不用靠購買或擁有特定物品來達到使用目的。

共享經濟其實已在台灣多處播種,不只Uber、oBike等常躍上新聞版面的共享交通業者,還有共享人力的居家清潔平台潔客幫、寵物住宿保母的Petopia、台版Airbnb的AsiaYo等。但,它們能否持續長大開出花朵,除了營運模式的創新外,政府的態度也很關鍵。

例如獲得中華電信軟體開發大賽冠軍,也獲政府創業天使計畫補助的USPACE,主打共享停車位,構想來自台北市區停車一位難求,卻又有不少私人車位多數時間都是閒置的現象。

台灣共享車位,卡在管委會

衝撞溝通了半年,他們和北市府共同催生出「共享車位媒合計畫」,只要合法建物附屬的私人停車位,每日開放時數限8小時內,在得到管委會同意後,便能加入共享。北市府以示範計畫突破《停車場法》對於停車費、身障車位比例等限制,也讓共享業者不必因為談了10棟大樓合作,就要申請10張停車場證照。

但,因為與各管委會協調不易,至今USPACE僅取得內湖一棟大樓的6個停車位而已。「我們都合法繳稅,除了營業稅,還幫車位主繳他們那部分的營業所得稅,」USPACE創辦人宋捷仁無奈的說。目前平台上近600個共享車位,多數是和嘟嘟房等擁有證照的停車場合作,該平台反而更像這些停車場業者的共用App。

就像Uber重回台灣,與政府妥協後的模式是不再使用個人車輛,轉為與租賃車行合作,駕駛也須具備職業駕照資格。他們在台灣,都難以發揮原本將私人、閒置資源釋出的「共享」精神。

日本「Airbnb法」積極管理

其他國家試著訂專法,讓共享經濟能保持原來面貌也保有生存機會。如日本政府訂立了被稱為Airbnb法案的《民泊法》,開放自宅可短期出租,但營業時間1年最多不能超過180天等條件,才符合「共享」精神。

對新經濟相當支持的新加坡,今年中卻驚傳共享單車oBike閃電停止於新加坡的營運。因為城市已充滿隨意亂停的單車,為解決亂象,新加坡政府訂法規要求業者移除亂停的車輛,若被拖吊,業者也須承擔處理成本,甚至開罰。營運負擔因此大幅加重的oBike,最後選擇退出。

日、星政府不以阻止、而以管理的角度,讓共享業者有法規可循,避免其因商業模式太顛覆,引起不公平競爭疑慮。當遊戲規則訂明後,才是真正考驗共享業者有無能力落實創意的時刻。

「業者不能一味的只想要破壞性的投入,或想利用共享的名義,影響市場機制,」台灣協作暨共享經濟協會理事長、也是全球最大共享汽車平台Zipcar台灣董事長彭仕邦說,號召成立協會,也是希望促進業者一起探討,「共享的模式能為這城市帶來什麼好處,不能只做曇花一現的設想。」

外資不來、年輕人出走,是當前台灣經濟的2大痛點。政府若能更開放的擁抱創新,才能打通阻塞的經濟血脈,從保母到私廚,在更多你想像不到的領域,本地年輕新創也有實現共享創意的機會。

Bananny共享保母

托育問題,是台灣少子化危機的關鍵因素之一。曾在國外擔任會計師的「Bananny托育小幫手」共同創辦人高幼軒,看到已為人母的同事,迫於工時長、無法找到可配合的托嬰中心而離開職場,讓她有了創立共享保母平台的構想。

高幼軒發現,台灣其實不缺乏托育人力,只是,政府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限制保母1人只能登記1區,不同區的供需因而出現缺口,她便開發可跨區、並依不同接案時間搜尋的保母媒合平台。

Bananny平台上以到府保母為大宗,目前網站上已有上萬筆保母登記,家長透過平台和保母聯繫,平台則對家長收費。

做大生態系,卻踩灰色地帶

在國外,類似的保母網站如care.com,因政府對保母沒有資格限制,任何人只要註冊就能接案,家長們則靠平台的評鑑機制挑選合適人選。

在台灣,政府規定須有保母證照、向政府登記,才可到宅服務。這雖降低托育糾紛的風險,但全台僅5萬人取得保母證照,Bananny平台上能接案的人數也因此受限。

為了做大生態系,高幼軒試圖在法規限制外找空間、納入更多彈性工作者,平台在去年推出陪讀夥伴服務,讓尚無證照的幼保科系學生、畢業生,能看照2歲以上的兒童。

「陪讀夥伴確實是落在比較模糊的灰色地帶,」彭婉如基金會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李庭欣坦言,托育資格限制,除了保障小孩權益,也是為了維護保母的專業和形象。而這,也將是未來Bananny追求成長,需要面對和折衝的問題。

Dearchef共享私廚

沒有公開營業資訊和招牌、只靠口耳相傳才能找到的私廚,成為餐廳之外的新選擇。看準台灣人對「吃」的執著,五個大男生成立私廚平台Dearchef,除了讓私廚能被更多人發現,更鼓勵對料理有興趣的素人,透過平台分享手藝。

「餐廳經營要在意管銷成本,有些到後來可能會失去對料理、美食的熱情,」Dearchef共同創辦人李昭翰說,多數和他們接洽的私廚,把這生意當交朋友的方式,對食材、空間的堅持常超乎成本考量。

食安法高額罰則吊頭上

由於不少私廚是邀請消費者到自家用餐,加上平台並未強制私廚要具備廚師證照,互評機制因此變得相當重要。該平台設計多重評鑑機制,私廚、消費者除了可公開互評,也可在用餐後私下和平台聯絡。若一方發生臨時取消未通知等嚴重違規,也會視情況停權或下架。

另外,私廚意味著用餐地點沒有餐廳營業登記執照,食安也成為潛在問題。李昭翰說,平台團隊在上架私廚前會到現場實地用餐、檢查,而消費者用餐後,確認48小時沒有身體不適,平台才會把款項撥給私廚。儘管團隊也曾希望能比照Uber模式,為消費者及私廚保意外險,但保險公司卻因平台目前規模太小而拒絕。

事實上,《食安法》規定任何場所只要有食品調配行為,就須遵守GHP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否則最高將面臨兩億元罰鍰。主管機關衛福部強調,消費者即使到沒有營業登記的私廚用餐,仍能受到一定保障。

然而,主要靠評價機制把關的Dearchef,坦言目前網站上的使用者多為本來就熟悉私廚內涵的老饕,未來若平台做大,難免出現更多糾紛,將是經營的一大考驗。

小檔案_Bananny 
2016年成立
• 創辦人:高幼軒、吳宜穎
• 主要服務:保母媒合
• 規模:登錄保母1.2萬人、家長近1萬人

小檔案_Dearchef
2015年成立
• 創辦人:林育全、李昭翰、許宏瑋、吳明樵、賴柏榕
• 主要服務:私廚仲介
• 規模:登錄私廚200間、 會員3,000人

原文作者為黃靖萱、尹俞歡,本文轉載自《商業周刊》。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商業周刊》,全文連結:https://goo.gl/EdxW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