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鋼、尼龍面料、被動元件等原物料價格大漲 原因竟然都跟這個國家有關..

國際財經

近幾年,中國國內環保意識抬頭,為限制工業廢水和廢氣排放問題,中國政府去年開始嚴加取締工廠汙染,去年冬季甚至命令地方鋼鐵鋁廠產量減半,不少小型民間鋼廠因為無法符合環保標準等因素,遭勒令關閉,到了今年,也強制關閉不少鋁業工廠,造成上游原料鋁箔嚴重短缺,被動元件、鋼鐵、尼龍面料等「普通材料」的供應量更是急遽減少,這些原料的價格跟著水漲船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較為環保的煉鋼原料石墨電極需求大增,價格也漲不停。

面對上游原料成本高漲,日本中下游的材料加工廠商紛紛喊苦,原因是日本企業早已停產一些不賺錢的普通材料如尼龍面料、棒鋼,轉而更為依賴中國生產的材料,只是這波材料價格漲得又快又大,日本材料加工廠商即使都感到吃不消,卻也很難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日本棒鋼採購價大漲3倍

日本中型棒鋼製造商首當其衝,受成本高漲之苦,《日經新聞》報導,「比起2017年的棒鋼採購價格,已大幅上漲3倍,還可能進一步上漲」,總部位於日本關東地區的中型棒鋼生產商的原料採購負責人無奈地表示。其他的日本棒鋼廠商苦惱地表示,「客戶不接受我們以石墨電極價格攀高為由漲價,漲價進度不順」。台灣鋼鐵廠商的原料成本也大幅升高,電爐廠豐興(2015)估算,每煉1噸鋼的石墨電極棒成本已增加1000元台幣以上,其股價今年來跌5%左右。

棒鋼是支撐住宅樓等建物架構的基礎材料,其主要原料為廢鐵,用於融化廢鐵的環保材料石墨電極需求和價格大幅攀升,東海碳素成為石墨電極價格飆漲的受惠者,《蘋果日報》報導,東海碳素股價過去1年大漲逾1.7倍,是日經225指數表現最佳成分股,日本東海碳素已將石墨電極國內價格調高多達40%,創下新高紀錄,因汙染較少煉鋼廠的電弧爐需要更多石墨電極,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預期2020年以前石墨電極需求將大增60%。

石墨電極價格1年半飆漲逾11倍

需求猛增,刺激中國石墨電極價格去年飆漲逾10倍,今年持續上漲,主要是因石墨生產主要聚集地山東省5至6月期間曾停產一個多月,再加上目前庫存低位,為此次石墨價格調漲奠定基礎,國際石墨電極下半年價格也將從每公噸8000美元調高至1.2萬至1.3萬美元,漲幅高達50-60%。

煉鋼用的環保材料石墨電極成本飆漲,有助推升6月初美國鋼價創10年新高,根據FactSet,美國熱軋鋼捲期貨合約價格曾在6月11日升至每噸935美元、刷新數年高價紀錄,但目前回落至850美元左右。

上海螺紋鋼筋期貨呈現緩漲格局,7月累計大漲11%,7月底每噸站穩4100元人民幣,近11個月新高。新華網報導預測中國鋼材價格將持續走高,因下半年環保力度加碼,唐山、武安等重點產鋼區域環保限產持續強化,全國範圍內的藍天保衛戰、取暖季限產等政策將對鋼材價格產生一定的提振,受到鋼鐵價量提升的激勵,中國鋼鐵企業上半年獲利年比大增1.5倍。

中、台被動元件價格一年半狂飆30倍

也是因為中國關閉高汙染、低效能鋁箔廠,加上車用和第五代行動通訊(5G)需求增加,刺激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MLCC)今年來價格不斷上漲,《財訊》報導,5月底在台灣和中國,想買到最缺的幾種被動元件,如果沒有長期合作的廠商,到現貨市場拿貨,很有可能要用比去年初高30倍的價格,才能從經銷商手上拿到貨。

到了6月下旬,全球積層陶瓷電容龍頭廠商村田製作所(Murata)(市占率31%)公告,已和客戶端協商漲價,並要求調漲二到三成,漲價的利多已經帶動村田股價今年來上漲24,%,台灣國巨(2327)更猛,今年來漲超一倍,股價近790元台幣,但是比7月3日高點1310元大跌40%,掉入了熊市格局,這意味說,被動元件股已經漲多,投資人對被動元件股後市宜審慎看待,不宜盲目追高。

己內胺為製造尼龍面料的原料。

尼龍面料價格1年漲30%

除石墨電極、鋼材、被動元件價格上漲之外,從4月起,面料生產商對日本知名內衣製造商華歌爾表示,他們打算調升尼龍面料的價格,目前,尼龍面料的原料己內胺的價格為1噸2140美元,比一年前水準上漲了近3成。「價格進一步上漲的話,面料廠商可能進一步要求漲價」,華歌爾如此警示。

這些原物料價格全面上漲,根本的因素是中國政府致力於保護環境和化解供給過剩。中國從2017年開始取締違法鋼材「地條鋼」。地條鋼通過簡易的設備生產,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由於環保的正規電爐生產出現增加,石墨電極的需求也隨之急劇增加,由於呈現出全球性缺貨狀況,價格持續上漲。

尼龍面料的原料己內胺方面,由於中國政府限制廢水和廢氣排放,中國國內工廠的開工率降至70%左右。日本國內企業淘汰設備也是通用原料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石墨電極和己內胺屬於難以形成差異化的「普通材料」,因中國擴大供給,普通材料的行情曾出現惡化,很多日本國內廠商因此被迫退出生產,對中國生產的材料的依賴度加深,但是,中國從2017年開始,強力取締空汙、廢水排放,現在中國開始限制相關材料工廠的開工率,日本宇部興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想到中國會這樣大幅改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