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銀Fintech後發先至 呂桔誠導入以色列先進技術

台灣銀行家雜誌

金融創新是近年金融業的熱門話題,今年6月,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親自率考察團遠赴以色列考察該國的FinTech技術,期望透過深入的學習與探查,能夠讓台銀甚至是其他業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給消費者。

為讓全體國銀對於FinTech有更深入、更多元化的認識,本身為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呂桔誠,親自率領國內金融業高層造訪了被視為全球首屈一指的FinTech重鎮──以色列,回台之後,他即率先成立了公股行庫第一家的Inno Lab金融創新實驗室,同時指派負責人再赴以色列取經3個星期,顯見這趟考察所汲取的以色列經驗,已讓呂桔誠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14年前初任台銀董事長,到10多年後回到台銀,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一直是他引領台銀發展的重要方向。台銀雖為老牌龍頭銀行,但在金融科技上比起其他銀行並不遜色,如截至6月底,台銀已取得33項金融專利,其中還包括了「語音取號方法及系統」、「自然人憑證認證方法」、「行動支付方法、查詢方法及行動支付的裝置綁定方法」等3項取得難度最高的「發明」專利,上述33項金融專利則主要分佈在人工智慧、安控機制、行動平台等領域之上。

在他看來,FinTech的領域非常廣泛,只要這項科技能用於提升金融的服務、產品,乃至於作業流程,以及business model,讓上述的面向更為efficient、effective、friendly、secure、transparent,這些技術都能稱為FinTech。

提高Fintech單位,全行宏觀策略

由於上述的理念,因此他在成立台銀的Inno Lab「金融創新實驗室」時,也特別做了更高層次的安排,一般人都以為這個新單位會隸屬電子金融部門,但呂桔誠卻將它移轉到組織管理上,職司跨部、處整合的企劃部轄下,代表未來對於金融創新,台銀將提出更宏觀、整體的打造計劃。他認為,金融創新不僅止於金融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包括銀行整個作業流程,或是business model的創新,也非常重要!」因此做了上述的安排。

為了能適才適所,讓台銀的創新元素盡情透過Inno Lab揮灑,呂桔誠不選經理,反而選年僅40歲的科長來當Inno Lab的負責人,最主要是因在台銀能作到經理,多半都已超過50歲,使呂桔誠思考,與其找職位高的,不如找年輕的中階主管來負責,更能發揮對Inno Lab所期許的創新功能,因此包括負責人的選任也趨向年輕化。

此外,台銀近來在金融創新領域亦有更多突破,其中,台銀的網路銀行現在戶數高居公股行庫之冠,正是呂桔誠在10多年前首度出任台銀董事長的創舉,如今開花結果。呂桔誠對於金融科技抱有熱情之外,亦以務實、踏實及具有前瞻性的態度來看待金融科技的應用層面,因此,在2004年就大力開發台銀的網路ATM,引領客戶的存款帳戶走向數位化,如今台銀的網路帳戶不僅已破350萬戶,數量居全體國銀之冠,且台銀存款戶在總歸戶之後大約1000萬戶,網銀戶數占比等於高達35%,這些佳績正是當年他與同仁一起打下的基礎。

而助學貸款網路化,亦是呂桔誠早年運用FinTech的另一項創舉。10多年前他觀察到,過去學生在申請助學貸款時,由於人工作業,不僅曠日費時,還容易出錯,當時每學期約有30萬人申請,倘若加上家長保證人等,要填寫的資料總計超過60萬人次,1年就等於有120萬人次的申請作業要進行;在助學貸款申請流程網路化之後,不論是學生或銀行,都直接以網路作為填寫表格、受理申請等資訊傳輸,不論時效或準確度,均比過去全部依賴人工的做法大有改善。

成立Inno Lab ,派人赴以色列受訓

在此次結束以色列的FinTech訪問之後,對於這個由他一手催生的台銀Inno Lab「金融創新實驗室」,呂桔誠還將展開下一步行動,就是將負責Inno Lab的同仁,直接派往以色列取經、受訓。

呂桔誠指出,在成立Inno Lab「金融創新實驗室」之後,他將指派這位負責主事的年輕科長親赴以色列的金融科技創新基地basecamp展開為期3週的學習,一方面強化對FinTech了解的深度及廣度,另一方面,在FinTech對金融服務的各種應用面向上,也汲取更多元、豐富的經驗。他並透露,他已為派往以色列學習的Inno Lab負責人找好老師,這位老師正是以色列第一個發起FinTech center的創辦人,同時也是知名學者、希伯來大學的David Gershon教授,呂桔誠希望透過David Gershon的豐富經驗,能讓Inno Lab得到更多啟發。

由於以色列發展FinTech產業的經驗,也非常值得國內產業界學習,因此呂桔誠表示,他先前已向經濟部談過台銀派員赴以色列進行FinTech學習的計劃,由於台灣發展FinTech的過程當中,不僅金融業,對其他相關的資訊業者而言,FinTech也將是未來重要的一項發展方向。

解決問題導向思維,創新才有驅力

此次訪問以色列,除了驚豔於以色列發展FinTech的成果之外,以色列人在創新領域的毅力、突破,則是令呂桔誠印象深刻的另一亮點,他也從中體認,創新不僅在於個人,更重要的是整個民族、國家都有創新的共識,必須形塑成為一個共同的社會文化,才能讓這個國家的國民,都具備創新的DNA,並且致力於創新。

他有感而發地指出,「生活太便利的地方,就容易缺乏創新的動力!」而以色列就是因為生存環境極其艱困,才能激發出人民透過科技、創新來解決難題、改善現況的求生意志。以色列的人口僅約880萬人,遍地沙漠,天然條件明明非常艱困貧乏,卻仍在逆境中開創一片天,人民不僅豐衣足食,在FinTech、金融業等多項產業及相關人才上,更居世界領導地位。

呂桔誠也對以色列在水資源高達90%的回收率印象深刻,並接著指出,位居第2名的西班牙,回收比卻僅20%,以色列大幅領先由此可見。他認為,正是由於以色列各種天然資源物質條件極其缺乏,才能激發出人民的求生意志,透過各種科技、創新來改善生存環境。

另一方面,呂桔誠也觀察到,除了金融科技之外,事實上以色列民族── 猶太人在數百年來,已在全球的金融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顯著的就是可稱之為全球貨幣市場中樞、每每重要決策在全球都發揮著「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力的美國聯準會,近30多年來的理事主席,包括葛林斯班、柏南克、葉倫等人,都是猶太裔之外,地區12家聯邦準備銀行的行長(governors),猶太裔背景超過一半以上。

這樣的現象,除了顯見猶太民族在金融業的成功絕非偶然外,他也語帶幽默,但是由衷敬佩地指出,全球有錢人聚集的民族,其金融業不見得發達,但猶太民族則是世界級富豪既多,又能掌握全球金融業的主流力量。對此他更進一步說道,不論是在金融科技,或是整個金融產業,以色列民族能發光發熱,其實是來自於團體力量的集結,是整個社會價值觀、政府政策,乃至於人民的決心總動員,才能展現這樣的成果,包括猶太人「解決問題導向」(solution oriented)的思維,使他們對於「創新」有強勁的「驅力」(drive),也因此才能成為全球當下重要的金融科技重鎮。

「人的智慧」成關鍵,影響Fintech成敗

對應到近來金融圈熱議的金融政策話題「純網銀」,儘管台銀擁有超過350萬戶的網銀存款戶優勢,但卻不急著「加盟」純網銀團隊;對此呂桔誠表達了他的看法:純網銀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其所提供的附加價值服務鏈能否完整、多元化;換言之,服務的「Depth(縱深)」是否足夠,將成為左右成敗的關鍵。

儘管從第一次出任台銀董事長以來,在金融科技的創新、運用上,呂桔誠一直扮演「打先鋒」的角色,但他並不盲從,更語重心長表示,對於金融科技,他其實一直是「摸著石子過河」,因為他堅信,「人的智慧」(Human Wisdom)才是能否善用金融科技的關鍵,很多事不能只靠大數據或其他FinTech技術,香港金融局(HKMA)2016年的白皮書就指出:「即使是現在超夯的區塊鏈,也總是需要有人的介入,才能解決問題。」但從呂桔誠帶領台銀以來,在FinTech領域上一連串勇於突破及開創的勇氣及表現,身為逾百年老店的龍頭銀行── 台銀,已可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