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進入長期經濟戰 台灣須選邊抓穩「大哥」

國際政治

習大大最近心情肯定不太好,因為原本以為是川普「虛晃一招」的貿易戰竟然真的開打,而且一時三刻還不會有停止的跡象。

貿易戰開打至不到六個星期,中國滬深證券指數全面重挫,跌幅在17% - 21%之間,但美國的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45%,那斯達克漲13.02%,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0.03%,羅素2000的小型股指數上漲9.54%,美國所有各大指數都在上漲,沒被貿易戰影響。

當「厲害了、我的國」變成「被害了、我的國」。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直接點名習近平需為美中貿易戰負責。

被川普呼嚨的習大大有口難言

中國對貿易戰苦無對策的情形下,反對習近平的力量開始集結,日前傳出中共元老意圖利用這次的北戴河會議發動對習檢討。

一個小女孩對習近平肖像的潑墨事件被各地仿效,搞得中共中央要求急撤習近平畫像。這不是為了反對偶像崇拜,而是怕畫像被其他人潑墨加工,讓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工程變成摯友維尼的動漫加演。

旅居美國的北京清華大學教授發文要求不可以讓習近平終身制變成事實,這個鋪文竟然在網路上四處流傳,往昔厲害不得了的五毛這次通通消音。

中共中央至今對於美中關係會走到這個狀況還是無法理解。畢竟言必稱我的好友習近平的川普,彼此之間還通電話超過30次,川普還從不批評中國人權,習一定不解,怎會在維繫美中關係最緊要的經貿議題上,川普會對中國如此強硬?

有人說川普對習近平是笑裡藏刀,表面上好來好去,但一有機會就暗地裡直接捅刀。也有人說習近平就是被川普「忽悠」了。但如果「厲害了、川普」可以忽悠習近平,豈不表示習大大的天縱神武「攏是假」,才會被一個言詞粗俗又超級傲慢的川普一騙再騙嗎?

美先前發動鋼鐵戰是要逼歐日加入反中經濟戰籌碼

在美中貿易戰快啟動前,中國看到美國與歐盟、日本、南韓等國也因鋼鐵關稅問題鬧得很不愉快,美國與歐盟幾個主要國家還在6月北約峰會有交鋒,李克強總理就在7月初的「16加1峰會」以及之後的「中國-歐盟峰會」發言表示支持自由貿易,希望可以此與歐盟合作對抗川普,但是歐盟顯然不買帳。

雖然歐盟對川普的舉止頗有微詞,彼此在鋼鐵關稅爭鋒甚烈,但中國的經濟作為卻是更大的問題。歐盟寧願與日本簽署經貿合作協議也不願與中國合作。結果7月下旬竟然傳出美國與歐盟可能會朝向簽署大規模的零關稅協議。

現在看起來,似乎美國與其歐盟、日、韓、加、墨等國的鋼鐵關稅爭議,是為了迫使這些國家與美國對既有的經貿協議進行改正的策略作為,不是真正的爭論。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在對中國的態度上與美國高度一致,中國根本沒有見縫插針的空間。中國正面臨美-日-歐盟等集體合作包圍北京的經濟抗擊戰處境。

美對中貿易鷹派勢力抬頭,習忙於終身制因此誤判

由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出手又快又急迅猛異常,雖然美國政府對此解釋說川普上任後已經給了中國一年時間,是因中國根本沒有任何作為美國才會出手。但與過去相比,川普政府的國安與經貿團隊的不同組合,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年2月底川普政府陸續換掉了國家安全顧問、國家經濟顧問、國務卿等職位,並將白宮的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提升為與國安顧問、國家經濟顧問同等位階的總統特別助理。

這樣的結果,就是波頓等對中鷹派團隊大舉進入白宮,而原本被鴿派經濟顧問柯恩(Gary Cohen)壓在下面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隨著柯恩去職與身份位階的提高,其影響力也因此大幅提升。

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發展,去年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是由白宮經濟顧問柯恩(Gary Cohen)、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以及貿易代表萊海澤(Robert Lighthizer)三人共同主導的局面。

但隨著中國沒在時限內提出「百日減赤計畫」,以及美中貿易逆差在今年再攀新高後,羅斯的主導權開始旁落,當柯恩去職後,美國對外貿易政策就被牢牢地掌握在貿易代表萊海澤(Robert Lighthizer)手中。

當經濟戰略的設計與經濟作為的執行管理都在對中鷹派手中時,中國就應該會知道美國會怎麼看待美中的經貿關係了。只可惜當川普在展開人事大換血時,中國卻忙於確保習大大的終身制,各部會人馬也都積極表現以求取習大大關愛的眼神,對於這些發展無暇,也不願冒著得罪習大大的危險實情上報,導致之後的持續誤判。

美打算系統性降低與中國的經濟交流

有人說川普只是想取得更好與中交易條件,因此只要中國可以提出川普能接受的東西,美中經貿爭議就不會持久,如同美國先前信誓旦旦要摧毀中興(ZTE),但之後也是輕輕放下的前例。

這話說得對但也不對。

總得來看,川普的確無意摧毀中國,他是想要取得更好的交易條件,因此全面性戰爭不是他的意圖。

雖然不要全面性的貿易戰爭,但是,川普要卻想要平衡美中經貿失衡的結構問題,然而這不是中國提供一次性大規模採買就可以處理。

而這些結構問題與中國系統性排除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競爭環境、強制技轉、智財權的掠奪、侵占與偷竊,種種非關稅貿易障礙壁壘的問題等直接相關,其中不少更與中國的國企操作有關。

但習近平的十九大政治報告說到要把國企做大做強,要利用中國製造2025發展關鍵高科技產業的國家冠軍(National Champaign),這都使得美中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成為結構性的矛盾。

事實上美國政府內部不少人認為,以中國的巨大規模,美國既無法圍堵中國,也無法改變中國,面對中國的經濟作為,美國固然會提出中國改進的方向,也會在美中的雙邊爭議以及連結到美國核心利益的議題踩穩強硬立場,但不會在以外的問題強制中國一定要做什麼。

由於已經預知美中經貿爭議會長期化甚至結構化,美國會鼓勵其美商降低與中國的關係以免被流彈擊中而倒地不起。而這個警告除了表示美國在經濟上會開始系列dis-engage中國的作為(即便無法完全脫離中國),也表示美國呼籲美商以及歐日韓等其他國家在中國的企業或商人,轉進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甚至是鮭魚返美的期待。

萊海澤八年前的報告就預測了這一切

美國現在感覺好像不按牌理出牌的作為,事實上萊海澤在8年前言就已經預見。

2010年6月9日一篇向美中經濟安全審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呈報的聽證會報告上,當時在私部門任職的萊海澤表示,美國在2001年主張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所有理由,包括會大幅增加美對中出口而沒有相應的中國對美出口、中國會因加入WTO而加速經濟改革、美國經濟不會因中國加入WTO而有被大幅影響等說法,通通都被證明是大錯特錯。

萊海澤認為應該使用所有WTO可以的工具管制中國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也主張美國的單邊措施不會影響美國對WTO的承諾。萊海澤也指出WTO對於處理貿易惡行的國家根本沒有工具可以處理,因此WTO也必須要接受改革。

證諸今天川普政府對於多邊協議的厭惡、對於WTO的抨擊、傾向以單邊法律工具對付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公平貿易作為等,都可在那篇提交給聽證會報告的建議中發現,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萊海澤對中國、對WTO等的強硬立場與操作的策略想定,使其獲得川普青睞而會擔任貿易代表的吧。

美印太戰略組合拳:印太經濟戰略與對中經濟戰

有人因為美國與歐盟的零關稅構想而認為美國近日對中國的強勢作為不再只是尋求平衡貿易逆差而已,而會是更長期經濟戰的一部分。但美國對中發動長期經濟戰的另一個關鍵佐證,是美國近日所發表其印太經濟戰略的內容。

7月30日美國召開了「印太商務論壇 Indo-Pacific Business Forum」與會者囊括美國務卿、商務部長、能源部長、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等政府官員,以及其他獨立的法人與機關。這個商務論壇是美國發佈其印太經濟戰略的主要舞台,一方面表示美國印太戰略有包括經濟面向,不再只是安全與軍事的計畫,同時也是針對(雖然不明說)中國在印太區域「一帶一路」作為的反操作。

中國外長王毅看到國務卿龐培歐在「印太商業論壇」只發佈了一個1.13億美金的計畫就暗諷其根本微不足道,但王毅可能沒注意到美國的計畫是政府領頭但民間主導,以過去美國政府投入一美元可以取得2.5美元以上民間資本的配搭,加上美國川普政府現在對於國際發展金融的重視,未來可能會出現600億美金政府資源,搭配1500億美金的民間資金,兩相加總後是2100億美金對印太區域的投入,屆時這個威力就不是核子彈可以比擬。

從另一個角度看,「印太商務論壇」的計劃,與美國對中打算展開長期經貿戰的盤算相結合,可以看出這是一組牽涉到整體區域經濟戰略的組合拳。美國一方面降低與中國的經濟交往,同時投放資源到印太中國的區域周邊,也鼓勵美商轉進這些美國想要重點經營關係的區域,並進一步稀釋中國藉由「一帶一路」展開對印太區域支配的能耐。

兩大競爭小的不難為,抓穩大哥就沒事

看到美中經濟戰打得如火如荼,國內竟還有人提出一種奇言怪論,認為面對美中競爭激烈,台灣應該閃到旁邊以免在大象打架被踩到。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根本沒注意美國的意圖以及此次戰爭所顯露台灣的曝險問題。

明知美中經濟互賴十分緊密,但美國仍執意打貿易戰,不僅顯示美國必定是基於某種結構性理由認定非打不可,也顯示美國有意藉此將在中國的美商以及其他與中國關係密切外商等,趕出中國並希望可以吸引其回到/前往美國。

換句話說,美國是有意與盟邦合作,以展開全世界製造、服務與其他相關供應鏈的大調整,換句話說,台商根本不存在與美中等距的空間。

美、中現在對台商/台灣的立場都是,不與我合作的就視為敵人。換句話說,台灣必須選邊。要嘛擔任中國隊,呼應北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復國大計,狠狠跟美國對幹一場。或者是與美國及其他理念相近,價值相通的盟邦合作,阻止中國的擴張,抗衡中國的無理作為。

如果台灣因美中貿易戰蒙受重大損失,這反而顯示了台灣對中的經濟曝險問題。合理的做法更應該是將投資與廠房撤離中國,或起碼降低在中國的比重。但卻有人說現在是在美中混戰中牟求利益的好時機。事實上在兩強相爭,以中立為名搞遊走兩邊是對台灣最不利,因這只會引來中國的持續試探,更讓台灣經濟處於更不穩的狀態。

事實上兩大競爭小的並不難為,就看自己懂不懂得要抓緊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