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席捲東北亞 觀光、農漁業出現經濟損失

國際財經

今年東北亞的氣候十分異常,緯度越高如日本、南韓、中國遼寧省越熱,氣溫都飆至攝氏40度或更高,緯度較低的台灣氣溫反而較低約為37度、上海33度,民眾害怕外面灼熱的太陽會讓人中暑昏倒,大多不敢、也不想出門或出國,導致餐廳和商店生意冷清。

更驚人的是,養殖的海參、魚類有些被熱死了、畜牧的牛、羊群也被熱昏無食慾,業者承受可觀的經濟損失,像是日本被熱昏的乳牛就算特調美食當前,也吃很少;遼寧水庫連日來無降雨,水位大降,20萬斤魚群缺氧死亡,成群翻白肚漂在水面上,養殖的海參在40多度水底下直接被「煮熟」,活活被高溫「溶化」,初估業者損失70億人民幣(313億台幣),這些水裡生物的悲歌似乎在預告海洋生態浩劫即將到來。

南韓觀光區小貓兩三隻,日本蔬菜價格狂飆65%

南韓出現有氣象觀測以來的111年最高溫,達到41度,使觀光和零售業最先遭殃,像首爾鬧區明洞或江南以往有很多陸客,現在人潮稀少,該區域有些店家7月營業額銳減50%,南韓當地人也寧願窩在家吹電扇、冷氣,懶得出門,餐廳和便利商店沒有生意,很多三明治、飯糰因此滯銷到過期被丟棄,白白浪費。

日本婆婆媽媽的荷包同樣被高溫「榨乾」,因最近天氣熱到40度以上,又沒有下雨,農產地乾旱,蔬菜價格狂飆65%,豬肉價格貴了10%,乳牛沒食慾,牛奶的脂肪量無法達標,讓家庭生活費支出大增。

水溫飆高14度,遼寧海參死狀悽慘變成一團黏液

蔬菜太貴、主婦可以不買,天氣太熱,人類可以選擇在家或有遮蔭處,躲避毒辣刺眼的陽光,但水底的魚兒、烏龜等生物幾乎無處可躲,像遼寧養殖海參就是在水裡被活活「熱死」,往年水溫只有在26度左右,今年水溫竟然高達40度,水溫一下高了14度,使沒處躲的海參死狀悽慘,變成一團黏液,沈在水底,或是化成一攤水,無法打撈清理,幾乎所有養殖戶都難以收成,每天打撈出的死亡海參大約在2000斤左右。

根據陸媒報導,遼寧海參受高溫災害損失面積95萬畝,損失產量6.8萬噸,經濟損失68.7億元人民幣!由於養殖海參大量死亡,供應吃緊,未來供需缺口將持續擴大,價格未來可能狂飆50%。 

預防海洋生態浩劫,人人有責

如果高溫持續往上,海底的魚蝦貝等海鮮類未來幾十年都有可能被40、甚至50度高溫煮熟,海鮮供應將大減,人類恐要付出極高價錢,才能吃到野生海鮮,多數漁民也將捕不到魚,只能從海洋撈到數不盡的「塑膠垃圾」。
實際上,海洋垃圾越來越多,海中的鯨、豚吃塑膠袋死亡的事件已經是層出不窮誤以為塑膠袋垃圾是食物,已有56%鯨豚正在受到傷害,其他海洋生物誤食塑膠袋的比例也有31%!海豚追逐塑膠袋嬉戲或是小北極熊玩黑色垃圾袋的照片,也在網路上瘋傳。

這些垃圾都是人類丟進海裡的,根據愛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基金會報告,目前海洋垃圾重量約1.5億公噸,人類每年將800萬公噸塑膠倒入海洋,等於每分鐘倒一垃圾車的塑膠到海裡,以這種速度下去,到2050年海洋垃圾的重量將超過魚類總重。

避免海洋生態浩劫的辦法包括固定動員大批人力撿拾海灘垃圾、下海撿拾海底垃圾,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必須減少垃圾量,以及增加回收率,鼓勵民眾蒐集塑膠袋並回收,敦促各國大幅改善垃圾回收建設,避免讓塑膠垃圾袋流入大自然,還給海洋嬌客乾淨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