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到台灣的4成 這個國家以「獨角獸」企業聞名全球

網路科技

距離台灣8,000多公里外的以色列,有何特別之處?事實上,以色列經濟近幾年來快速發展,截至今年第一季為止,年化GDP成長率達4.7%,在已開發國家中,成長實屬亮眼,尤以科技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領先群倫。

近年來,多家以色列科技公司紛紛躍上國際舞台,不論是在網路資安、自動駕駛等領域,都聞名全球。而其最知名的科技「獨角獸」(Unicorn,指估值US$10億以上的科技公司),莫過於2017年初被美國科技巨頭以US$150億所收購的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而谷歌(Google)旗下的社群汽車導航App「Waze」,其實本來也是一家以色列新創公司,並於2013年被谷歌以US$10億收購。

對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來說,以色列相當遙遠。以色列建國於1948年,面積2.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8,800,000人,與台灣相比,其面積只有我們的61%,人口則是只有台灣的36.9%。以色列位於靠近地中海岸的中東地區,在回教強敵環伺下,信仰猶太教的以色列處境相當艱困,國內時常面臨恐怖攻擊,曾到訪以色列的人,都會對在機場及車站等地嚴格的安全檢查印象深刻;然而也正因為強敵環伺,以色列國防科技相當發達,而許多曾為軍方所使用的頂尖科技,也流向民間,為以色列的科技發展打下基礎。

文化深植創新血液  成就「新創之國」美名

以色列與台灣雖然有8,000多公里之遙,但其與台灣卻有許多相近之處:兩者的內需市場都小、都位處相當艱困的地緣政治環境、資源匱乏等,但卻也因此,都孕育了許多知名的高科技企業。不同的是,台灣以科技硬體見長,以色列則擅長軟體,尤其是網路資安等領域。

因為新創科技公司的群聚,位於以色列地中海岸平原附近、靠近商業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附近的區域,也被稱為「中東矽谷」(Silicon Wadi,Wadi在阿拉伯文中為「山谷」之意)。而以色列也被國際上稱為「新創之國」(Start-Up Nation),近年來,不論是在網路科技、資安、自動駕駛、金融科技等各個領域都有長足的發展。

從〔下表1〕可見,若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最新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來看,以色列的整體競爭力排名為全球第16,雖然落後台灣1名,但若細究這份競爭力報告的12個細項可以發現,以色列在「創新」、「科技準備度」等項目卻超越台灣,而其中又以「創新」居全球第3,最為亮眼。

為什麼地處中東,四周全是強敵環伺的以色列,可以創造出如此亮眼的經濟成果,可以在科技創新上,有長足的發展?以色列駐台經貿處處長葉嵐(Ran Yehezkel)解釋:「我想,以色列人想要嘗試、創新,是深植在文化中的。」

 

克服生存挑戰 鼓勵「與眾不同」

「我們常常要面對生存的挑戰,軍事上、經濟上,甚至飲用水都是挑戰。我們沒有足夠的水源。所以這是很貼切描述以色列的一個狀態──我們持續在解決問題。當我們發現我們缺少某項資源,我們就想辦法來克服。」葉嵐分析。

在接受訪問時,他開玩笑地說,創業和創新精神,非常深入每一個以色列人的心中。現在往往兩個年輕人見面,發現一個新的概念,就會對彼此說:「我們來創業吧!」「在以色列,這已經像是一種流行語,大家會說:『哇!這好厲害。我們來弄一個新創公司,一起來做這個吧!』」葉嵐風趣地說。

此外,以色列人對事情的態度相當直接,而職場的文化,也可以接受各種不同的想法。「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很直截了當。以色列人會直接告訴你,他怎麼想;不只告訴朋友,也會直接告訴老闆。」在職場上,即使是新人、年輕人,提出反對意見或不同的解決方法時,不但不會被「另眼看待」,反而是被鼓勵的。「當你有這樣的心態時,人們會欣賞、感謝有新的想法。」葉嵐強調。也因為這種鼓勵不同想法的文化,刺激了以色列人創新的精神。

澳洲商業雜誌《INTHEBLACK》就曾在一篇探討以色列新創企業與文化的文章中強調,「不要期待以色列人的重點會放在精密執行商業計劃。以色列人的重點是放在創意、速度和推出新產品。如果這意味著創新有點未成形,沒關係;如果這意味著有些創業家會失敗,那也沒有關係。」這篇文章也引述以色列一位女性創業家恩娜桂姿(Eynat Guez)的話強調,「在以色列創業失敗不是一件你會想要隱瞞的事情;這是你成長的一部分。」

科技產業發展蓬勃 同步帶動其他產業

隨著科技的進展,再加上以色列本身深植於文化中的創業和創新精神,以色列的新創企業現在也開始擴展到各種「科技」以外的行業,而金融科技正是其中的代表。今年1月,勤業眾信(Deloitte)出版了一份以色列金融科技業貌報告(Israel Fintech Landscape Report),在報告中強調,「以色列的金融科技產業近年來經歷了大幅躍進。」

4年前,花旗銀行跟巴克萊是首波赴以色列投資當地金融科技產業的全球性機構。目前,這個生態體系則已經有各種類型的全球機構,包括摩根大通、萬事達卡(MasterCard)、匯豐、瑞士銀行(UBS)等來到以色列,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

受惠於以色列既有新創生態系,包括高度發展的創業文化、擁抱失敗和鼓勵實驗的精神以及來自軍方的科技能力,這些條件都促成了以色列FinTech生態系的發展。

根據統計,目前以色列境內,已經有數百家專門的FinTech新創公司正在營運中,包括超過100家的比特幣相關新創公司、300多家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相關企業,另外也有超過50家人工智慧的FinTech公司已經度過新創階段,每年可以創造超過US$10億的產值。「以色列已經成為FinTech中心的樞紐,與矽谷、新加坡、倫敦並駕齊驅。」勤業眾信在報告中如此強調。

而若仔細觀察以色列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的表現也可以發現,其在「金融市場發展」這項指標中的排名也持續進步,目前為全球第11名、超越台灣的第19名;再深入分析,於金融市場發展內的8項子指標中,以色列又以「創投資金普及性」最為出色,排名高居全球第2名。

另一方面,以色列的高科技,也正外溢到過去成長較為緩慢的產業,例如農業和食品業。「談到軟體或者硬體,因為科技的進展,與物聯網(IoT)的技術發展,所以我們可以看見科技的外溢效果。過去,產業往往是垂直的,但因為有IoT,科技也可以結合農業、醫療,所以我們看到技術的外溢。最有趣的是,過去幾年,以色列的農業公司數量是以兩位數的速度在成長。」葉嵐強調。

根據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tart-Up Nation Central的統計,目前以色列共有750間活躍的食品科技和農業相關的新創公司,此外食品和農業新創公司在2017年也成功募資達US$1.89億,較2016年的US$97,000,000成長了94.8%。

培育專業人才 從教育著手

然而,當經濟快速發展時,以色列開始面臨問題產生,其中一個就是人才培育的困難。在相對少的8,800,000人口中,如何培育足夠的科技人才來面對未來的挑戰?在這一點上,以色列政府亦開始從教育著手。

「我想重點是,深植在文化中的,以色列人就是很勇於解決問題;但現在,發現我們雖有很多新創公司,但卻沒有足夠的工程師,因此教育部在近幾年開始鼓勵高中生修習數學、物理和機器人(robotics)等科目,而這已經看到成效。」葉嵐也強調,因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吹,近年來以色列高中生期末考試科目選擇最高程度的數學之人數也已經看到呈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