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想罷工 這次衝擊不會只有航空公司

產業脈動

國內航空業勞資關係恐再次惡化,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7日宣布罷工權投票結果,超過9成會員贊成罷工,相比過去空服員爭取權益的罷工歷史,機師罷工影響層面更大,尤其,進出台灣國門旅客有4成多是搭乘國內兩大航空公司長榮航、華航,貨運市場這兩家航空公司更佔了5、6成航空貨運市場,華航更是全球前10大航空貨運業者,種種衝擊不光只是飛安、民眾權益,更影響台灣經濟。

勞資協商破局,機師恐醞釀罷工

對於這次工會所舉行的罷工權投票結果,航空業者早有心理準備,兩家航空公司都曾經經歷空服員抗爭事件,因此多希望與勞方理性協商,只不過,事件演變至此,到底是這些勞工真的委屈,還是社會氣氛使然,很有討論空間。

針對職業工會投票通過罷公權,長榮航發佈新聞表達遺憾,強調對於工會各項訴求,希望能藉由溝通增加互信、消弭歧見,並呼籲機師工會顧及旅客在大眾運輸的權益。

事實上,機師爭取權益議題,從去年5月開始,長榮航已與機師工會成員進行過5次溝通會議,長榮航的說法是,過去溝通過程後,多項提議已開始實行,對於無法執行之議題以及飛行員諸多提問,也由相關單位逐一回應或說明,並無拒絕溝通。

而針對工會向地方政府勞動主管機關提出的16項勞資爭議調解,其中5項和飛安技術管理相關、4項涉及公司管理職權及福利調整、7項和薪資待遇相關。長榮航解釋,雖16項議題於調解會中按程序逐條宣讀,但議題牽涉公司整體營運甚廣,且半數以上皆未在先前的5次溝通會議中提及,資方須做整體評估,不可能在一個半小時的調解時間內即達成協議,而3項與飛航安全相關議題,公司與機師工會長榮分會出席會員立場歧見不大,原有機會達成合意,但當時因其他分會出席成員表示若只有安全的項目調解成立,其他項目不成立意義不大,致使調解破局。

資方澄清無過勞

長榮航說明,公司連續十餘年在全球航空界的各項飛安評比皆名列前茅,但工會屢以2015蘇迪勒、2016年梅姬颱風時狀況來質疑,但2017年和2018年每次颱風,長榮航每次防颱會議都邀請複數工會代表參加公司決策,將安全裕度拉到最高,在颱風來襲前停飛許多航班,絕對尊重機師的決定權,這是公司的態度與現行做法。

至於「過勞航班」議題,長榮航強調,所有航班派遣均符合民航局頒定的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AOR),無論飛時或派遣人數,均符合法規與安全標準,再配合Boeing子公司Jeppesen FRMS研發之科學疲勞管理工具,以確認飛行員的警醒指數,作為派遣參考,且此工具公司無法任意調整參數,每個航班皆符合AOR及經過科學數值的認證,無過勞疑慮。

機師也想罷工,多數民眾真的支持嗎?

機師工作人人稱羨,這應該是社會共識,原因無他,工作福利絕對不輸其他領域勞工,如據了解,機師(含副機師、機師)年薪至少300萬新台幣起跳,月領700萬元的也大有人在,而休假福利上有航空公司入行滿3個月就有22天年假,滿23年,最高一年可休到42天,且還有天數不等的全薪病假,最多有到30天,這都會讓一般勞工稱羨,也難怪航空公司都希望機師爭取福利時也要顧及公平性。

這次機師醞釀罷工茲事體大,從產業面來看,影響的不止航空產業鏈,還有仰賴航空運輸的種種領域,國際物流業者中菲行執行長林天送也分析,若兩航機師罷工,衝擊最大將會客運,因為旅客搭乘國籍航空比重最高,各國皆然,雖然肯定工會擁有罷公權,但若罷工時間拉長,衝擊的將會是國家經濟層面,政府應介入,甚至如美國政府可基於公共利益,規範罷工時間甚至喊停。

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預定20日宣佈是否啟動罷工,隨著事件恐越演越烈,如同航空公司疑慮,如長榮航現有近1300名機師,依機師工會所公布,該會長榮分會的會員為500多位,屆時會不會形成「被」罷工也有爭議,更何況主管機關幾乎用「放任」態度看待勞工運動,似乎沒有把應有的配套、法令等一併跟上,長期來看,民眾對勞資爭議恐怕不會有正面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