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罰變和解 高通案公平會髮夾彎 聯發科忍不住說話了....

科技趨勢

公平會對美國手機晶片大廠高通的裁罰案不到一年出現重大轉折,公平會與高通兩造達成訴訟上和解,公平會原先裁處高通的新台幣234億元罰鍰,扣除掉已繳納的27.3億元罰鍰後,雙方同意將其餘約7億美元(約210億元台幣)金額,轉換成對台灣的實質投資,而這也是公平會創會以來首次與訴訟廠商和解。

234億高額罰鍰大逆轉,公平會、高通各退一步和解

公平會今(10)日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由公平會委員、同時也是公平會於法院調解程序的召集人洪財隆主持。雙方在智財法院出面試行和解下,總共經歷5次會談,最後依法達成訴訟上和解,高通承諾在台灣進行5年期產業投資方案,包括5G合作、新市場拓展、與新創公司及大學的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罰鍰調降到27億3千萬,其他都調整成產業的投資,可以說是轉換成GDP,甚至創造GDP,」洪財隆強調,既然高通願意基於公平法上的疑慮積極調整,其承諾的幅度已經達到公平會可接受範圍,國際大公司未來替台灣帶來的投資、技術提升、人才養成並和國際產生連結,利益應遠超過於罰鍰。

根據高通具體提出的數項行為承諾,包括執行授權行動通訊標準必要專利(SEP)給台灣手機業者,且給予台灣業者無歧視待遇,在與手機業者重新協商授權條款期間,不會拒絕晶片供應,未來不再簽署獨家交易的折讓合約,並保證5年間會持續向公平會報告執行情況。

整起案件起因於高通寡占市場引發競爭不公問題,接連遭到各國相關主管機關調查,在中國罰了、歐盟罰了、韓國也罰了之後,台灣公平會也在2015年2月主動立案對高通進行調查,並在去年10月以高通拒絕授權晶片競爭同業並要求訂定限制條款、採取不簽署授權契約則不提供晶片手段,並與特定事業簽署含有排他性獨家交易折讓條款等事由開罰234億元。

受到外界壓力?公平會:我們不是神也不是恐龍

不過,公平會行政處分出爐後,也遭到經濟部、立委和業界強烈反對,只是當時公平會主委黃美瑛態度也很強硬,於立法院備詢時一句「若此案不做成處分,我就不知道公平交易法有什麼用處了」,話言猶在耳,不到一年時間情況卻大逆轉,不禁讓人好奇公平會立場轉變的原因,甚至是否有受到高層壓力?

「基本上我們不是神,和產業連結這麼高的一個案子,……,的確當初處分時內部有很熱烈的討論過程,如果完全不理會外界變動,會變成恐龍嘛,這不符合台灣整體利益,尤其這是還在發展中的大案子,」洪財隆解釋,公平會是獨立機關,但所謂的獨立,並不是獨立於社會脈動。

他不諱言,當時的處分有其時空背景因素,卻也存在一些爭議,由於商業市場瞬息萬變,加上傳統訴訟程序曠日廢時,而高通現在許下的行為承諾又遠比過去所提出的更加完整,在徵詢過經濟部、科技部和產業意見後,雙方決定各退一步達成和解。

高通今日因為技術實力達到壟斷市場,並在5G市場上佔有領先地位,各國、許多產業都和高通存在著合作又競爭的關係,高通隨後發布的新聞稿中也明白指出,「在去除這些不確定因素後,我們現在可以專注在拓展雙方合作關係,以支援台灣無線產業並快速發展5G科技。」

事實上,去年裁罰金額出爐後,科技業界挺公平會或是反彈的聲音都有,有科技業者認為,這是台灣擺脫被高通控制,真正發展5G專利及生產自己產品的好機會。不過也有輿論認為台灣並沒有這個實力罰國際廠商這種高價,也不可能收得到錢。

高通未改正違法行為公平會就和解?聯發科抗議!

對於今天公平會大逆轉與高通和解,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也罕見的透過公告發表看法。聯發科表示,高通因涉及違反包括公平交易法在內的競爭法規,陸續在全球被主管機關依法處分,各國際大廠及台灣相關廠商也對高通提起訴訟,公平會就高通的違法行為,也已經在去年(106年)10月予以處分。

聯發科指出,現在高通都還未依照處分改正違法行為,公平會卻在這個時候就與高通達成訴訟和解,將原處分完全廢棄,不僅沒有要求元件層級的授權,也未調整整機收費的權利金模式,未能堅持維護公平競爭的執法立場,對這結果不能認同。

高通與聯發科本來就是競爭關係,聯發科對台灣高科技研發投資及製造採購金額每年都超過新台幣2000億元,並創造超過9000個高階研發工作機會,也是台灣未來5G等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廠商。聯發科表示,這次訴訟和解結果,恐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的影響,對這樣的結果不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