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為何又叫金瓜?當年哥倫布還把「它」獻給初見面的西班牙女王

農業

「番薯」,顧名思義,來自「番」邦之薯,中文造詞真的是傳神。問題是到底是從那個番邦來的呢 ? 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甘薯、地瓜,背負著多少的故事。 它和它的親戚馬鈴薯都出身自南美洲的安地斯山高原。在惡劣環境中,並不影響它們的成長。據說在一四九三年,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時,曾將由美洲帶回的甘藷獻給女王,十六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

番薯是冒著生命危險被帶回中國的?

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十六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比較可能的說法有二種,一、一五八二年(明朝萬曆十年),東莞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另一種說法是當時有位醫生林懷蘭,因為幫交趾國王女兒治好病,國王賜他一個薯類作物做為獎賞。他便把剩下的偷偷藏進寬大的袖子中,冒著生命危險帶回中國。

史書上說的比較詳細是以下的說法: 二、一五九三年五月(萬曆二十一年),福建長樂縣的陳振龍冒著生命危險將甘薯從呂宋攜帶回福建。萬曆二十一年在呂宋島,當一種叫「朱薯」的農作物進入陳振龍的視野時,這一年,陳振龍五十歲。他出生於福州府長樂縣的一個中產家庭,年輕時考取過秀才功名。然而,在他生長的年月,一方面是科舉艱難、「仕途壅塞」,另一方面,經商風潮瀰漫於東南諸省,「中產子弟,什五遊食在外」。不知道什麼時候,陳振龍也開始了他的商人生涯,「往來於閩省、呂宋之間」。大批閩商前往呂宋,和西班牙人密切相關。在此之前,呂宋僅有華僑「約百五十人」。

西班牙人感覺到糧米不足,於是大規模推廣種植朱薯

一五七一年西班牙船隊征服菲律賓群島後,大量採購生絲、棉布、陶瓷等中國商品。短短二十餘年之內,「閩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萬人」。西班牙人帶來的,不僅有滾滾銀幣,還有原產美洲的一些農作物。史料記載,朱薯進入呂宋,約在一五六五年。征服諸島後,西班牙人感覺到糧米不足,於是大規模推廣種植。到一五九三年,這種開著淡紫色小花的籐本作物,在呂宋已「被山蔓野」。陳振龍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谷食」, 朱薯價格極賤,並且極易引種,尺許薯籐便可「隨栽隨活」。

然而,將薯籐帶出呂宋,頗費了陳振龍一番周折。史書記載: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他們還在海關層層盤查。賄賂當地土著、「得其籐數尺」後,陳振龍將薯籐絞入汲水繩(另一說「編入籐籃」),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航船抵達福州的日子,是農曆五月二十一日。幾天後,陳振龍之子陳經綸草擬了一份稟貼,遊說福建巡撫金學曾「行知各屬」、「傚法栽種」;與此同時,由於擔心「土性不合」,在紗帽池胡同住宅一帶,陳氏父子尋「捨傍隙地」,開始「依法栽植」。四個月以後,朱薯引種成功。

清代人口增加迅速都是它的功勞!

經「啟土開掘」,陳氏父子發現,朱薯「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大喜過望之餘,他們給福建巡撫衙門呈上又一份稟貼,宣稱金學曾倘若肯推廣朱薯,將「恩同山海」、「永垂不朽」。對此,金學曾同樣振奮不已,在旌表陳氏父子此行「事屬義舉」之後,他認為朱薯的引種,「 雖曰人事,實獲天恩」。

引種次年,福建南部遭逢大旱。《漳州府志》曾記載:「野草無青,禾無收,餓民遍野」。金學曾當機立斷,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短短幾個月之後,蕃薯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因此福建當地人改名甘薯為金薯(金瓜) 以紀念金學曾之恩。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陳振龍和金學曾替他們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便在福州島石山建了「先薯祠」以紀念他們倆位的功勞,又因為這種薯類是從國外引進的,所以叫它做蕃薯。陳家後代並寫了本《金薯傳習錄》一書,把故事記錄下來。

一千六百年以後陳家後代曾經往江南甚至黃河流域推廣番薯,但不知何故並未成功。歷史就是如此耐人尋味,明末(一六二○至三○年代)的大饑荒導致李自成起兵加速明朝的滅亡。若早點推廣番薯,也許我們所讀的歷史會有所不同了。清代人口增加迅速,其實是大半是番薯推廣的功勞,這故事容我們後續再談。

PS: 番薯粗生賤養,即使「地屬沙土」也能成活,更不必說丘陵地、紅土帶了;它淺埋土中,風雨不能侵蝕,「兼抗乾旱」;它產量極高,「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金薯傳習錄》。

本文轉載自《好農雜誌》

廣告支持 https://goo.gl/forms/IyoBFPO7v1cDIJQ63
更多精彩內容,訂閱好農雜誌  https://goo.gl/forms/jChkuah8AnGj87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