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要把台灣變雙語國家 但台灣人英文程度到底在哪?

政府政策

今年7月底,工總曾在「2018工總白皮書」中指出,希望政府能推動英語化運動,增進台灣的國際化與能見度。然而,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給出正面回應,他表示,明年將確立「雙語國家」政策,讓台灣成為使用中文與英文的國家。

雙語政策明年確立,教育部先成立「英語推動委員會」

面對工總的英語化建言,賴清德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他提出過去他在台南市長任內,曾花10年的時間,將英語打造成第2官方語言,這項政策在台南市頗受肯定與支持。然而,社會一直相當關切雙語國家政策,日前也有一群中研院士向總統蔡英文上書建言,就是希望藉由雙語政策來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而不僅僅是在台南市長任內,賴清德說,他接任行政院長後,確實有很多人向他反映「雙語國家」政策的重要性,因此已責成教育部成立推動委員會,就目標、期程、路徑、方法進行討論,希望該政策能在明年開始執行,落實方案就是「從小學就開始學英文」。

事實上,過去在立法院質詢上,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立委吳思瑤就曾提到,語言代表國家軟實力與競爭力,呼籲政府將英語列為第2官方語言。當時賴清德就允諾會先由教育部成立委員會進行調查與規劃。

要推動英文還是改善英文教育?

因此,教育部早在2017年10月就奉令成立「英語推動委員會」,負責蒐集歷年來國內外地方與企業的相關作法,而目前仍在評估以及蒐集意見的階段,今年6月已向賴清德進行初步報告,預計8月底或9月初在進行第2次報告,報告內容將涵括如何深入校園學習、在不同階段推動雙語班或學校以及強化英語口說訓練等。

不過,在教育部蒐集資料、擬定計畫的過程中,碰到的難題則是法源依據,在推動雙語政策需要有適度的法令及各面向的制度鬆綁,才得以順利推動,因此後續還得凝聚更多民意共識。

但當賴清德拋出雙語國家想法時,外界旋即議論紛紛,其中,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指出,以台灣目前來說,各級學校都有英文課,「可是我們必須很坦白地承認,我們有很多的學生的英文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還相當的嚴重。」

換句話說,李家同認為,在思考如何推動英文之前,應該先務實去改進英文教育,讓台灣的學生英文程度提高,要是國家的英文程度不足,對經濟發展都會有不利的影響。

台灣人的英文程度在哪?

而到底台灣人的英文程度如何?根據「2017年多益測驗全球考生資料統計報告」,台灣學生多益總成績平均544分(滿分990分),在列出的47個國家中,台灣成績排行第37,以亞洲地區來看,優於香港、日本及東南亞國家等,但落後南韓的676分以及中國的600分。

另外看「2017 年度 TOEFL iBT®托福網路測驗暨成績報告」,亞洲地區部分,台灣學生平均成績為82分(滿分120分),勝過日本的71分及中國的79分,與南韓的分數也頗為接近,僅落差1分,而香港則為88分。雖然台灣學生在常見的國際英語測驗中表現並非相當突出,在亞洲地區也算是位在中段班。

然而,由於英語可以說是國際通用語言,無論是企業想赴海外拓展業務或是學生想到海外求學,都免不了要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就目前國際上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來看,包括像美國、英國、紐西蘭和澳洲都是因為實際使用英語的人占多數,因此英語自然而然成為通行語言,但事實上,這些國家並沒有將英語列為法制的官方語言。

當台灣在考量是否要將英語列為法制官方語言,推動「雙語制」政策,把台灣打造成「雙語國家」之際,或許得先思考確切的推動目的,並進一步探究台灣人的英文程度以及實際應用英文的比例,才能讓改善台灣國際競爭力的想法更為可行且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