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創新高中概股落單 中國科技股熱潮正退燒中....

國際財經

2000年隨著中國的入口網站搜狐、網易以及新浪等公司在美國上市,中概股(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 )在美國資本市場逐漸開始流行,緊接著,包括百度、攜程、京東和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公司也紛紛在美上市,最近十年,赴美上市不僅創造多位中國科技鉅富,中概股也幾乎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只不過,美中貿易戰開打後,中概股的好光景似乎正在流失,尤其最近美國科技股如蘋果、亞馬遜股價頻創新高,不過中概科技股的表現似乎已經不給力,紛紛呈現下跌情況,難道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已經出現退燒?

中概股熱潮退燒中

以中國最大電商平台阿里巴巴股價在今年6月達到歷史高點211美元後,在之後迅速回落現在的175美元,至今兩個月跌幅17%。電商老二京東也從年初的45.23美元跌到現在的30.76美元,跌幅超過三成。

中國最大搜尋引擎百度也在外傳Google進軍中國後,股價迅速下跌,從5月的284美元到現在的227美元,跌幅二成。而受到最新電玩禁令的影響,中國第二大遊戲公司網易在8月30日重挫7.19%,報194.39美元。

就在中概科技股紛紛下挫之際,美國股市卻是相對拉出長紅,近期美股更創下有史以來最長牛市。自2009年美股見底回升以來,標普500指數漲幅超過3倍。科技股也是帶頭上漲,先是蘋果達到兆元市值,亞馬遜也被摩根士丹利預測將成為美國第2家市值破兆的科技公司,並表示市值可能即將衝上1.2兆美元,消息一出激勵亞馬遜股價再創新高。

據《華爾街日報》對比臉書、蘋果、亞馬遜、Netflix、Google與阿里巴巴、騰訊(香港上市)、百度股價可以發現,美國科技股平均股價上漲了38%,但中國的三個科技股則是平均下跌了5%。

中企仍前仆後繼赴美上市

儘管中概科技股普遍在美國表現不好,但是中國公司仍然前仆後繼地排隊赴美上市。據《日經新聞》整理,根據datalogic的數據,截至這個月為止,今年已經有36間中國公司在美上市、是去年的兩倍之多,已經在美國募集了59億美金。

但赴美上市的結果不一定是好的,像是8月上市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台拼多多,主打社交電商概念,在兩年迅速坐大到中國第三的位子。但赴美上市截至目前為止股價下跌15%不說,在美國也遇到律師提起集體訴訟、控告販賣假貨問題,而這些控告律所也與多年前控告阿里巴巴愛假貨的幾家律所如出一徹。

目前還在排隊上市公司,包括號稱「中國特斯拉」蔚來汽車,與「中國版Spotify」騰訊音樂,對此美銀美林集團的美股市場負責人Jim Cooney就表示中資公司會想在美國上市,是因為美國股票市場的強勢。「 從定價和二級市場的角度來看,在美國IPO(首次公開募股)比在歐洲和亞洲IPO表現還優異。」

《日經新聞》分析,被科技股帶動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強勁表現讓中國的新創公司非常趨之若鶩,強大的市場也讓投資者願意冒險去購買首次公開募股的股票已換求更高的回報。

赴香港掛牌表現不如預期

而相對來說,在亞洲上市就沒有那麼吸引人,儘管香港證監會終於在今年開放了同股不同權的規定,希望讓更多中資科技公司能夠赴港上市,但是採用這項規定、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團上市後表現並不佳,從上市前外傳的1000億美金,到最後用540億美金的估值掛牌交易,股價也從上漲的高點22港元下跌到現在的16.7港元,已經跌破發行價格17港元

而第二間在香港上市、同股不同權的公司美團點評,計劃在下週五(9月7日)IPO、20日掛牌,外傳美團點評在上市前也對估值也做了調整,從600億美金下調至350-400億美金。而許多分析就稱,中國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之後表現不如預期,是因為受到大環境因素的影響,香港恆生指數從今年1月的高點下跌了約16%,中國上證指數也同樣下跌了17%。

不過根據彭博統計,今年在香港IPO的公司總共募到了380億美金,是所有交易所之首(紐交所230億美金、納斯達克210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