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指揮原理看首長勘災:透視一雙雨鞋的政治表演秀

危機處理

台灣每年6月到11月都是汛期,首先是梅雨以及接下來的颱風季,都可能帶來風災或水災。而每當淹水時刻,上自總統、行政院長,下至縣長、鄉鎮長,甚至里長,都必須到災區勘災,以表示苦民所苦。

一些危機處理專家,認為救災沒什麼秘訣,隨時在辦公室準備一雙雨鞋,只要發生淹水,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涉水勘災,就成功一大半。這種說法看似有理,但這屬政治表演,對救災效果有限。

只要一雙雨鞋,救災就成功一大半?

從指揮原理來看,救災屬於危機處裡的一種;而危機有四大特性:驚訝、威脅生存、時間緊迫以及業務跨部門。所以危機處裡必須根據這四大特性,來設計操作程序,例如:

1、針對驚訝所帶來的業務陌生,必須將決策的「引擎」---分析問題、產生方案,用專業分工來克服,所以指揮中心有狀況組負責分析問題;對策組產生方案。

2、針對危機威脅生存,作業心態必須由平時處理業務的「周延」變成「保命第一」。

3、針對時間緊迫,必須犧牲部分「周延」「防弊」的步驟,以縮短作業流程。

4、針對業務跨部門,則成立指揮中心,將救災有關的「主」「從」單位納編在中心,以利聯合作業。

首長勘災前需聽完完整簡報

危機處裡的第一個步驟,是由狀況組儘快找出此次危機的致命點或地區。找不到致命點,就無法設定危機處理目標,更談不到後續的保命作為。

在救災的第一時間,狀況組扮演了重要的腳色。首先要根據動態情報,也就是災區的通報資料繪製當前災情分布圖解;其次根據基本情報--各地區淹水潛勢圖,與氣象預報之降雨量,結合後繪製成預判災情走向圖解。最後結合當前災情與預判的災情走向,標定「致命點」,然後分發給對策組與指揮官。

對策組根據災情全般狀況圖解,弄清楚災區情況與救災資源的分佈後,產生包括時間、空間、資源投入項目、方法與數量…等組合的具體方案,供指揮官做成決策。

所以總統或行政院長,「勘災」前必須到指揮中心,聽完狀況組、對策組以及指揮官的完整簡報後,才能前往災區。

勘災重點:簡報與現場落差以及決策是否落實到災區

此時「勘災」重點有四:

1、指揮中心的決策是否落實到災區。

2、在指揮中心聽取的災情現況與第一線災區看到的情形有多少落差?

3、撫慰災民。

4、鼓勵第一線救災人員。

從以上指揮原理可以看出,若沒有完成以上指揮程序,第一時間穿上雨鞋,趕到災區涉水「勘災」;最主要的差別是前者以國家體系救災,而後者則是以個人血肉之軀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