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國土遭垃圾淹沒!台灣這5個縣市是海漂垃圾熱點

環境議題

又有垃圾!近日廢棄物、塑膠垃圾等汙染不斷躍上新聞版面,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調查發現,我國海域受海漂廢棄物汙染狀況顯著,且高雄外海汙染物質酚含量超標,對水中生物有高度毒性,透過食物鏈累積甚至可能影響生存。

台灣的海洋面積是陸地的4.7倍,卻未見政府的重視,海漂垃圾無所不在,且靠近陸地、河口有垃圾增加的現象。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自5月底開始繞台一周,進行航程海域調查,檢測全台重要溪流出海口及沿海海域,共計51個測點,調查長度達670公里,共記錄到698件垃圾,也就是說平均一公里就會有1件多的垃圾。

海漂垃圾的組成比例以塑膠佔最高,主要為塑膠包裝、食物容器、餐具以以及寶特瓶。若排除高密度區域,台灣的海漂垃圾密度與全球開放沿近海水域相當,但若單獨看熱點垃圾數量則較其他國家多,僅次於太平洋環流的每平方公里最高測點超過1萬件,以及麻六甲海峽最高測點的4千件,然而位處垃圾熱點的縣市有嘉義市、高雄市、屏東市、新北市,以及基隆市。

高雄紅毛港酚含量遠超標,造成水中生物威脅

除了海漂垃圾問題嚴重外,當中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高雄紅毛港外海以往高雄市政府海域水質定期檢測的結果都在合理範圍內,但這次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孟培傑教授檢測卻發現,當中「酚」的含量高達0.0123毫克/公升,遠遠超過環保署公告的標準值0.005毫克/公升。事實上,高濃度(大於百分之五)的酚類具強氧化力,不僅對青蛙及魚類有高度毒性,也容易對水中生物產生影響,如螺類性別錯亂、喪失生殖功能等。

酚的來源可能為植物以及工業廢水,但由於發現地點在紅毛港外進出船舶很多,推測可能與船舶排放廢汙水或壓艙水有關,海洋委員會保育署署長黃向文承諾,將研議建置此類海上污染案件之檢舉查核機制,並與海巡署、交通部航港單位合作,致力於海域污染管制之船舶排污管理之工作。

海洋環保署剛成立狀況多,各部協調是關鍵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指出,海洋保育署於今年四月才剛成立,將原本隸屬於環保署負責的「海域污染項目工作」也移交給海洋保育署,但海洋污染及海洋廢棄物在陸域及海岸仍以環保署為主管機關,面對跨域形成的海廢將又將如何處理?且海洋保育署需負責海洋污染防治業務,但署內並未有隸屬的檢測機構,形如軍隊的將領沒有自己的騎兵,無法發展長期系統性的規劃及建立檢驗標準。

近年來陸域及海岸垃圾問題已逐漸喚起民眾注意,但面積大了藍色國土依舊未見政府投注相對應的資源積極處理,張卉君呼籲中央政府加緊腳步,整合協調環保署、海保署、漁業署、農委會及各縣市政府海域分責部門,加強各部會間橫向連結,明確任務分工而非切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