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救得了近火?從中職第五隊將由澳洲組隊加盟說起...

運動世界

近日國內棒壇的大新聞,就是澳洲職棒將組隊加盟中職,澳洲職棒執行長維爾提交加盟中職企畫書,並預計明年從二軍開始打起,希望2年後加入一軍。

中職自中信鯨解散後,從2009年開始就維持四隊,並以四隊打了足足10個球季,堪稱職業運動「奇蹟」。

對澳洲加盟持開放態度

對於澳洲職棒的加盟,目前我持樂觀支持的態度,為什麼?

這麼說吧,起碼這幾年內,根本不可能有台灣企業組新球隊加盟中職

中職會長吳志揚已經跟媒體挑明講,過去在將近一年的過程,親自拜訪將近20家國內大型企業,但至今都沒有任何具體組隊意願。

中職缺喊第五隊也不是第一天,加盟辦法也定了,有企業要進來早就進來了,新球隊加盟門檻最高之處反倒不是加盟金與保證金等費用,而是從零開始的球迷基礎,就算有選秀洋將優惠等條件,短期內要從零打造一隻球隊的戰力,從培養球星到吸引球迷都是非常困難的任務。

近年最接近從零開始的案例,大概可算Lanew當年接手體質較差球迷又少的第一金剛隊,接手初期的慘況就不多提了,要不是後來台灣巨砲陳金鋒歸國加盟,人氣實力同時大進補,還不知道能撐多久。

過去幾年中職票房與假球後的黑暗時期相比,當然是有大幅成長,但也遇到了瓶頸,公認主場經營第一的Lamigo每年能維持損益兩平甚至小賺,已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績。

中職自己仍有問題待解決

再談形象,除了球迷外,中職在大多數民眾心中,仍難擺脫假球形象。

結論是新球隊除了加盟金外每年要花上億資金養球隊,但短期內人氣難以培養、形象效益不大、即使放長遠盈利機會也渺茫,幾乎沒有任何誘因讓企業籌組新球隊。

但同樣的,在幾年內中職也不會倒,若有企業要退出經營,在政府斡旋下,應該還是找得到人接手現成球隊。

總之,如果由澳職球隊加盟,不但能暫時緩解了中職急需第五隊的問題,也是世界職業運動史上少有的案例,應能炒起不少新鮮話題,現實面看來,眼下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但澳職加盟也並非前景一片光明,主因有兩點:

1.中職制度向來極不健全,加盟後各種問題都有得吵。

2.澳職球隊財務狀況仍不明朗。

規章制度曖昧不明

中職的規章制度向來訂的曖昧不明,非常不周全,很多問題都是碰到了再說,等領隊會議開一開再來個大轉彎。

拿之前林智勝以國內自由球員資格轉隊時賠償條款為例,中職原先訂出的條款是,自由球員轉隊,新球隊必須補償原球隊的戰力損失,方案為新球團支付該選手該年度薪資總額之125%,或只支付75%但要讓出1名不在25人保護名單球員。

看似沒啥問題,但到了要執行時問題就來了,到底是原球隊先決定用哪一個補償方案,新球隊再提25人保護名單,還是反過來,新球隊先提保護名單,原球隊看看有什麼球員可以選再選擇補償方案。

這問題造成當時兩隊一度僵持不下,自由球員補償制度也非中職首創,日韓早已行之有年,中職連抄都抄不好,其餘規章矛盾或模糊之處更多不勝數。

未來制度皆需要談妥

澳職真的加盟,只打一季也沒意義,但若是想永續經營,未來洋將制度、選秀制度、球員流動、薪資條件等問題都需要事先談妥,依照中職過往擬定新制度的方式,恐怕這些問題碰一個吵一次。

最重要的一點,澳職並非高薪且運作成熟的職棒聯盟,過去由美國職棒大聯盟扶植,由於位處南半球的特性,大多是一些職業球員冬季維持手感的地方。

中職再怎麼差,也是全球第四高薪的職棒聯盟,澳職組隊短期內要盈利絕對是別想了,是否有足夠的財力玩下去,也著實令人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