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馬王子」李智凱亞運摘金》救援神醫:3件事避免運動傷害

醫療保健

今年於印尼雅加達舉辦的亞運會,9月2日正式落幕,台灣順利摘下17金19銀31銅,「鞍馬王子」李智凱更以完美的15.400高分奪下台灣亞運參賽史上第一面體操金牌。

在這完美落地的背後,有位重要推手─林口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此次亞運中華代表團隊醫林瀛洲。林瀛洲這次全程參與亞運賽事,他表示,在24天賽事中其實壓力相當大,雖然過去也擔任過里約奧運的醫療長,但那時只有50多位選手,「這次在雅加達和巨港,我們的運動選手就有585位,加上隊職員,總共超過800位。」

雖然隨團共有9位醫護團隊,但要把這麼大一個團隊平安帶去、健康帶回,他坦言個人承受很大的壓力。要如何把這麼多選手都照顧好?

復健科醫師:3件事避免運動傷害

林瀛洲表示,醫護團隊在賽事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在最短時間內、加速選手訓練後疲勞的恢復,「其實選手每天都承受很高強度的訓練,身體在訓練完後都會處在一個疲勞的狀態,這個疲勞不只有身體、也有心理的部分。這兩塊如果沒有適當的恢復,都會讓選手接下來的訓練暴露在受傷的危險當中。」

如何讓選手不容易受傷、短時間恢復疲勞進而接受更高強度的訓練、突破成績,是團隊首要任務,而避免運動傷害的具體做法包括:

1.運動完後水分、營養的補充

2.身體的疲勞可以透過滾筒、拉筋等

3.也可以用一些儀器,譬如冰水療、高壓氧或低溫療法

林瀛洲分享道,像亞運比賽前,各隊都有防護師、物理治療師,他們在選手一訓練完都會幫忙做一些伸展按摩,讓選手身體呈現最好的狀態、承受下一個訓練或比賽才可以減少傷害。林瀛洲也表示,這些做法不只針對體操選手,一般民眾也適用。

林瀛洲表示,如何讓選手不容易受傷、短時間恢復疲勞進而接受更高強度的訓練、突破成績,是團隊首要任務。(攝/陳稚華)

快走比跑步健康?醫師這麼回應

除此之外,林瀛洲認為,跑步除了是每位運動員基本熱身運動之一、跟喝水一樣重要,也呼籲一般民眾每週至少要運動2-3次,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若是想參加路跑的民眾,平常訓練一週應該至少要跑2-3次,不過每次跑的距離則可依個人狀況,「我常形容跑步像賽車一樣,一個車子開出去不是只有加滿汽油就可以跑,還有你的懸吊系統。有些人可能是心肺耐力不夠,跑到一半就喘到不行,這就是你的引擎不好,有可能是跑到一半腳開始痛,那就是你車子的輪子懸吊不好,這些東西都可以透過訓練來讓能力提升,透過飲食、專業知識的訓練,這樣去跑較不會受傷且能得到樂趣。」

左至右為體操林育信教練、長庚骨科周文毅醫師、王瑞翔防護師、鞍馬金牌李智凱、長庚復健科林瀛洲醫師。(圖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至於有說法認為快走比跑步更健康?

對此,林瀛洲認為這是因人而異,平常一週跑2-3次、一次大約跑5-10K的他說,「如果你一直怕受傷而不跑步,那你這輩子可能就不用跑了,但如果萬一有天突然有狀況需要跑步,你可能就會受傷。」林瀛洲說他曾遇到有病人要追公車,一跑步跟腱就斷了,所以他認為沒有絕對安全的事,重點是如何把身體的健康狀態維持在顛峰。

李智凱也表示,跑步對選手的心肺訓練相當重要,「而且跑步還可以讓我整理自己的思緒,遇到心情不愉快時可以沉澱心情,我覺得跑步是一件還蠻放鬆的事情。」回國後的李智凱在教練林育信帶領下,又開始緊鑼密鼓的訓練,目前週一到週六從早上8點練到晚上6、7點,專心為2020年東京奧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