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併的下一步是公公併?學者:公股整併也應該列入思考

金融

金管會推動金融整併,最大突破即是允許民營金控發動「敵意併購」。昨(12)日金管會正式宣布「遊戲規則」,申請人必須符合資本充實、經營能力佳、有國際布局發展能力以及企業社會責任良好等4項條件,其中5家金控、6家銀行皆符合門檻。

5金控、6銀行具資格,最快今年底可提出併購申請

根據金管會公布的「金融控股公司投資管理辦法(稱金控投資辦法)」等草案,金控或銀行之申請人首次投資金融機構應取得的持股比例由25%修正為10%,並採公開收購,且須在三年內完成。等同象徵業者可直接在公開的股票市場間買進對方股票。此項法規修正將預告60天,預計在11月中旬生效。

然而優先拿到敵意併購「入場卷」的金控包括富邦金、中信金、國泰金、玉山金、台新金5家;銀行部分則是北富銀、中信、國泰世華、玉山、台新、上海商銀6家銀行,按照流程,最快今年12月就能提出申請。

實踐大學財金系講座教授沈中華認為,金管會主要的用意是鼓勵民營業者「吃下小銀行」,進而擴大資產,產生規模更大的銀行,一旦有意願參與併購的「買家」正式啟動公開投資,可能被併購的另一方就會產生防備,雙方在股票市場展開殊死戰,「對於經營不善的銀行,下一步應該思考,究竟是要繼續做還是乾脆賣給別人,雖然很殘酷,但是對於整體金融市場的發展,還滿正面的。」

但沈中華也說,現在大家都在玩金融科技(FinTech),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分行,意思是分行的價值已經沒有以前來的大,那麼參與併購的金控最好尋求一家互補性最佳的標的,「最好能一面協助推動金融科技,又能幫助增加增產。」

敵意併購排除公股行庫,學者:整併公股是必要

金管會率先推動「民民併」,先把公股行庫排除在外,沈中華則質疑,「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公股來執行政策嗎?」他認為,以政策性為導向的銀行應集中在3~4家即可,其他公股就可與民股一起「跑步」,爭取利潤最大化,「不要有這麼多家它的角色是混淆的。」

然而現今有多家泛公股金融機構約有70%股權是由小股東持有,只是因為政府是最大股東,卻要泛公股銀行一面追求最大利潤、具有競爭力,同時還要承擔政策任務,「可是當它負有政策任務的時候卻造成股價下跌,這樣對小股東來說,根本不公平。」沈中華說。

因此,在民營金融機構開始推行非合意併購的下一步,是不是也應該透過整併公股擴大公股機構版圖,作為公股銀行的大股東又該如何推動這波風潮,使得更具有競爭力,這的確是政府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