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 他們開始想工作!

退休生活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目前平均每7人當中就有1位年齡超過65歲,人口老化程度不斷加速,有專家推估台灣2026年每5人中有1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工作大半輩子,退休人生該如何樂活?是許多老人家想要尋找的答案。

「退休失敗」的困境,同樣發生在台灣

「退休失敗」的情況在退休族中屢見不顯。日本政府為了讓有工作意願的老年人能工作到70歲,未來將開始討論修改現行規定,如:企業有義務繼續雇用員工作年齡從65歲調至70歲。不過為了避免老年人工資大幅下降,日本政府也將和民營企業共同調整薪酬體系。

在日本3人中就有2人希望65歲之後繼續工作;在美國65歲以上有近四成的退休老人又重新開始工作;在台灣根據《退休生活滿意度》趨勢觀察,竟然高達近半數退休族不滿意退休生活。

貢獻型退休族群,滿足感最大!

104資訊科技集團協理李明倫分析,若將退休族群分為3類,分別為:貢獻型、玩樂型、照顧型,其中「貢獻型」生活滿意度最高,所謂貢獻型通常指透過教學、演講、志工或導覽解說分享知識、傳承經驗。此類型高年級退休生活滿意度達75%。

高齡84歲孫若澂奶奶,是最資深的故宮領路人,豐富的導覽經驗,被上海遊客喻為「故宮的一寶」。她退休之前就計畫著退休生活,通過兩關口試,考取了宮導覽志工執照。成為好的故宮導覽嚴格說來並不容易,尤其在故宮常設展三個月輪展一次,換展時對新手志工來是最大挑戰。孫若澂奶奶會事先用手抄寫展品旁的簡易說明當作小抄,回去再找資料補充,慢慢地才逐漸上手。20年的退休志工生涯中,她仍不斷精進自己,並期許自己能做到不能做為止!

退休後當導覽,知識累積、結交好友更讓心胸開闊

71歲的何老師,是牙醫退休。精通中英日文的他,考取英、日語導遊證照,目前在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當講師、在監察院古蹟導覽志工。何先生認為做志工或是導覽,不只是一個休閒,而是對於知識的累積,透過導覽結交各國好友豐富眼界,也讓內心更具包容力。何先生感嘆的說「當一個解說老師是幸福的,因為他會看到很多你們看不到的美麗的建築,但是也是很悲哀的,他看到這些建築一棟一棟地就被拆掉了。」

「104高年級」活動類型,導覽占57%、課程占29%、烹飪占13%、顧問占1%,導覽類型從文史、生態到景觀輕旅行等,現已有50位高年級導覽員,平均61歲,當中更有18%超過70歲,男性相對活躍、大方分享,男女比3:1,每次為導覽老師帶來3,400元收入。參加導覽的觀眾,將近六成超過60歲,高達七成是退休者,女性觀眾居多,女男比7:3,參與動機多為對活動主題或地點有興趣、好奇嘗試新事物等。「下半場的退休人生該如何規劃?」是一個必須及早考慮與規劃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