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扣除額稅改」緊急踩煞車 原因來自於一個驚人數字…

稅改

繼今年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制優化」方案之後,原本財政部將再接力於立法院本會期推動「扣除額稅改」,不料卻突然「喊卡」宣布暫緩實施,讓國民黨立委質疑是「承諾跳票」,為此,財政部急忙說明,緊急「踩煞車」的原因是,來自於一個驚人數字…

綜所稅稅基只剩下24%…財政部憂心衝擊稅收

財政部部長蘇建榮對外解釋,根據2016年所得稅申報資料,全國622萬申報戶的綜合所得總額約5.8兆元,列報免稅額及扣除額約3.61兆元,占綜合所得總額比率高達62%,也就是說,真正能扣到綜所稅的稅收僅總所得的38%。

若再加上今年2月實施的「所得稅制優化」方案,調高4項扣除額分別為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身心障礙及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估算總扣除額占比將攀升至76%,意味著綜所稅稅基只剩下24%,不到四分之一。對此,財政部擔憂,未來可能因稅基衝擊太大而無法支應高齡化社會所增的支出,因此研議「暫緩」第二波扣除額稅改。

稅損198億元占不到1%,學者認為「真相沒那麼嚴重」

只不過,看在學者眼裡,綜所稅稅基只剩下24%這個說法,恐怕只是「表面數字」,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灣稅法學會理事長葛克昌認為,綜所稅稅基這麼低,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於「稅基算法錯誤」,把原先應該扣除的成本費用一併納入所得總額,造成所得虛增、扣除額虛胖,「這是不對的,應該要正確的算出,哪些是真正的所得才對,不應只看表面的數字,造成誤導。」

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則分成兩點來看,第一點,稅制整體不能只看綜所稅,「所得稅制優化方案」事實上是「減」綜所稅「加」營所稅,而從今年1月發布方案的內容來看,當時財政部就已估算整體稅收損失約198億元,占整體稅收2兆2000多億不到1%,占比相當小。

他認為,不能只提單一減少的稅目,而是應該觀察「一減一增」後的結果,「財政部說被那個數字(稅基剩24%)嚇壞,我們才嚇壞,因為它已經算出來最後稅損就是198億啊,有什麼好把綜所稅課稅不到4分之一拿出來講呢?」

「所以綜所稅稅基上的數字,我認為真相應該是沒那麼嚴重。」黃耀輝說。

其次,若從公平面來看的話,扣除額的稅改可觀察對「誰」的影響比較大,應該思考是對「中低所得者」幫助較大,還是「高所得者」幫助大,「如果以財政部在乎稅收損失的角度來看,那也有人質疑,當初富人稅稅率從45%降到40%,這個為什麼要先做?一開始不要降的話,稅收損失就不會這麼大。」

黃耀輝強調,談到「稅改」的時候,稅收損失不應該放在第一位考量,公平合理才是最高位的原則,他質疑,財政部事後才用稅收損失當作扣除額稅改暫緩的理由,在公平考量上確實不是很周全,甚至無奈表示,「當初在富人稅那邊讓利太多,等到後面沒空間的時候,才對扣除額稅改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