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實驗室」 用好奇心創業追夢


丹尼爾.布魯斯洛夫斯基是金州勇士籃球隊的數位長,專職於新興科技、創新、分析等等。在加入勇士隊之前,丹尼爾主管Ribbon的事業開發部,該新創公司提供了最簡易的電子支付服務。而在此之前,丹尼爾則是Qik(被Skype(知名通訊軟體公司)收購)的創始團隊,並曾在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工作。

撰文=丹尼爾.布魯斯洛夫斯基

好奇心不僅為我的人生故事展開新頁,這股力量也啟發我去幫助世界各地許多青年創業家踏出他們的第一步。

很幸運地,我在加州舊金山出生,一直都身處在最新科技發展的中心。我的父母皆在科技產業工作,從家裡、父母的辦公室到每晚飯桌上的話題都離不開科技,它與我的成長密不可分。小時候,爸爸會和我一起拆解家中的備用電腦,並向我解釋每個組成零件的功用及其如何關係到電腦運作。科技構築了我的生活,長大後我便希望能更進一步探索這個領域。

中學時期,我在Remend擔任IT助理,雖然這間公司未能如臉書(Facebook)一樣公開發行股票(Remend 最終宣告破產並拍賣其資產),那仍是我人生中最棒的學習經驗之一。我學會了許多科技領域的核心技能(例如編寫程式碼),至今仍十分受用。回過頭來看,我很感謝Remend 的主管願意讓我嘗試不同的專案,即使那通常並不與公司利益直接相關,卻著實幫助我個人的成長。

2006至2007年間,父親建議我收聽一位科技作家暨創業家李奧.拉伯特(Leo Laporte)的廣播節目。那段期間,李奧激發我開始寫部落格、發布播客和影音部落格。

2007年末,我的所有興趣都集中在一間新創公司名叫Qik。Qik 當時開發了一款僅能在諾基亞手機上使用的應用程式(APP),讓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直播影片,且延遲時間只有千分之一秒。當我在星巴克咖啡首次見到Qik 共同創辦人巴斯卡爾.羅伊(Bhaskar Roy)所做的展示時,著實令我感到震驚。幾個星期後,我獲得在該團隊中實習的機會,就這樣待了3年,直到2011年Qik 被 Skype 收購為止。

千禧世代投入科技創業

當我在Qik 時,起先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推廣行銷。我頻繁地舉辦討論會、活動與見面會,向人們展現Qik 背後令人嘆為觀止的技術。由此我注意到一個現象—我總是現場最年輕的參與者,我持續地問自己:「這是為什麼?」懷著這樣的疑問,我於2008年2月創立「青少年科技實驗室」,藉此與矽谷其他有心創業的年輕人交流。被許許多多年長兩倍的科技菁英圍繞著,我很確信自己並不是唯一感覺孤單的年輕人。我希望利用自身對產業的認識以及宣傳經驗,將這些人聚集在一起。

4年後,也就是2012年底,青少年科技實驗室舉辦了6場研討會(5場在矽谷,1場在洛杉磯)、專為年輕創業家設計的育成計畫(在兩年內,協助創立超過十個新興公司)、積極建立上千名年輕創業家的社群。在我擔任青少年科技實驗室執行長的5年內,受到許多大企業的支持與贊助,像是微軟、谷歌、英特爾、通用汽車、英大貿易(JBL)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初衷—能遇見那些和我一樣年紀且對科技、創業有興趣的人們。

實驗室的研討會和育成計畫,讓參與者能得到第一手的創業經驗,也使得許多人因此投入科技產業。2012年度參與育成計畫的新創公司GoalHawk,其共同創辦人馬克.丹尼爾(Mark Daniel)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獲選加入提爾獎學金的「二十位二十歲以下」計畫後,從納什維爾(Nashvil le)搬到了舊金山。還有很多年輕的創業家,包含本書中提及的布蘭登.王(Brandon Wang)和班.朗(Ben Lang)都將實驗室舉辦的募資、人際網絡與社群的相關課程視為其根源。

經營青少年科技實驗室後發生了什麼事?非常多。這個經驗讓我有機會到各種有趣的地方工作,例如2009至2010年間,在TechCrunch工作。2010年,我進入一間創意互動公司JESS3,負責許多世界知名大品牌的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計畫。2012年,我在一間已營運25年、管理35億資金的創投公司—高地資本合夥公司(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擔任暑期實習生。而2012年末,我成為電子支付新創公司 Ribbon 的事業開發主管。

2008年,我在實驗室認識 Ribbon 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哈尼.瑞旭文(Hany R ashwan)。最近,我則擔任金州勇士籃球隊的數位長。

2008時,我根本沒預料到那股想認識志趣相投年輕人的欲望會帶領我走至今天這一步。根基於「青少年科技」這個概念所建立起來的社群就像種子一樣,開創出許多新興公司、改變了數百人的人生。直至今日,我仍然深深以這個社群為傲。

自從2007年在 Remend 獲得第一份工作後的每一天,我都懷著謙遜和感恩的心看待所發生的一切。如果我沒有在年輕時就把握住追尋夢想的機會、如果我害怕成為群體中最年輕的一位,那麼我的生活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模樣。這股動力驅使我去改變周遭的世界,我永遠不會知道未來會遇見什麼人、得到什麼經驗,但是我知道,那都將是很有意義且能夠改變一生的際遇。

內容來源:作者/史黛西.費雷拉、賈德.克雷恩爾 (《我的世界,自己定義:75位千禧世代的追夢行動》 由時報出版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