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口服、針劑」哪個好?風濕免疫名醫的建議是...

醫藥保健

「我當初因為要買保險,去抽血才發現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後來發病時,常常半夜痛到起來哭!那種痛,就像螺絲起子在骨頭縫中間鑽......」現年59歲的鄭女士已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年,回憶當初從發病、確診到積極接受治療,鄭女士表示這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為慢性發炎的全身性疾病,全台約有5萬名患者,罹病初期常有晨僵、關節紅腫熱痛等症狀,且症狀持續6週以上,嚴重的話會造成關節變形。「這個病麻煩的地方在於幾乎沒有什麼前兆、很難預防!」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董事長蔡世滋解釋。

蔡世滋也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會侵犯到全身關節,甚至是關節外包括肺部、皮膚、神經、眼睛,病人需要透過長期治療以緩解疼痛、維持關節功能。目前致病原因還未明,主要是因免疫系統產生過多不必要的抗體(如類風濕因子)而破壞身體,好發於40歲以上、且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1)。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治療?小分子口服藥已納健保

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鄭女士表示她一開始先使用傳統口服消炎藥治療,但病情控制並不穩定,仍時常感覺痛,甚至手指關節也變形。雖然不舒服卻也一路忍痛。後來某次回診,蔡世滋主動建議換成小分子口服藥試試,一年下來病情有明顯改善,「以前都會半夜痛醒,現在是幾乎完全不痛、一覺到天亮!」鄭女士興奮地說。她也分享,比她晚罹病卻沒吃藥的朋友,關節都變形了。

蔡世滋進一步補充,RA治療目標包括控制體內的發炎反應及緩解疼痛,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選擇十分多元,約15年前台灣RA治療已邁入生物製劑時代,且近年加入小分子口服藥,2014年即通過健保給付,4年來在台灣累積的臨床使用經驗多。給藥方式也從針劑至口服藥,且口服藥也從一天2顆進展到一天1顆的新劑型,幫助病人治療上更便利。

不過蔡世滋也強調,「這個病目前不會痊癒,不吃藥只會更痛!」而目前傳統的非類固醇藥物衛福部規定患者需先使用3-6個月,若療效不好,才考慮使用小分子口服藥物或大分子的生物製劑。

蔡世滋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會侵犯到全身關節,這個病目前不會痊癒,不吃藥只會更痛。(攝影/陳稚華)

長期用藥會有哪些副作用?

蔡世滋表示,生物製劑的藥物比較擔心感染問題,「不過從2000年後各國政府都會要求藥廠結合『風險控管』計畫,用藥前一定要讓病患篩檢有無潛伏性的肺結核,再來是去篩B、C肝。」他解釋,因為有些藥物會對肝臟造成負擔,或讓病情又復發,如果病毒量高就要先到腸胃科治療,降低把病毒量,「B、C肝先治完才能再處理類風溼關節炎。」

在診間,蔡世滋也常遇到許多較年長的病友,仍想繼續使用注射的方式,但他強調口服的效果很好、目前也只要一天一顆即可,且過去小分子口服藥健保還未給付時,病友需自費每個月約3萬元的費用,「小分子口服藥的出現,真的是患者的一大福音!」他提到,有不少病友還能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並呼籲病友積極、持續穩定的達標治療,提高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最關心的問題Top10。(圖片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提供

逾7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忍痛...醫師:別認命

而根據跨國調查發現,有9成3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對疾病控制有目標,但其中卻有高達7成3的病人,未進一步與醫生討論治療方案(如:藥物選擇)。未討論的原因包括談論病情、疼痛感不自在,或擔心會被認為是在抱怨。

「有些RA病人很『認命』,經過治療還有痛感,卻又不好意思說。如果醫師只看病人抽血的數據、X光報告,時常無法反映病人真實的情況,由病人自己陳述生活狀況及治療成果,醫師會更了解病情是否已經控制到較理想的狀況。」蔡世滋表示,雖然有很多客觀的指標可參考,但有時因數據的級距較大,無法看到比較細微的變化,他鼓勵大家有痛就要大聲說、有疑問就問出口,讓醫師幫病人調整到最好的治療狀態。

病友鄭女士使用小分子口服藥治療成效佳,手部關節無痛玩手機遊戲candy crush。(圖片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提供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執行長張玲瑗表示,醫療的進步提升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成效,只要病人願意積極治療,病情可獲得不錯的改善。10月12日為「世界關節炎日」,她也鼓勵病友,「自己的病況只有自己最了解,先問自己、正視感受,再問醫師、傳達自己的感受,讓醫師評估是否調整治療方案,才能找出與疾病和平共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