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鄧小平路線 習近平6年後再度南巡 引起熱議

中國議題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早上約10點宣布大橋正式開通。

在開通儀式上,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和特首林鄭月娥接力致詞,賣力吹噓這座世界最長大橋可以促進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和大灣區人流物流先受惠等效益。但是,港媒吐槽55公里的大橋不僅是錢坑,造價高貴達到200億美元(6200億元台幣),還是工人們的「奈何橋」,施工逾9年期間,接線工程造成20名工人死亡,數百名工人受傷。

為提振經濟信心,習近平再度考察廣東

更重要的是,習近平6年後,於10月22日再度南下考察廣東,引起各種解讀。BBC引述分析人士評論稱,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之時考察廣東,是為了提振國內外對於中國經濟和改革開放的信心。

22日下午,習近平抵達廣東珠海市,考察了橫琴新區高新技術片區,以及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和格力集團,晚上抵達下榻的珠海度假村酒店別墅。

習近平視察格力電器時強調,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製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鬥,靠自主創新爭取。

新華社22日報導強調:「(2012年)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選擇了廣東」,如今時隔6年習近平再赴廣東考察。

今年是中國所謂「改革開放」40周年,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降至6.5%的近10年新低。港媒報導,此時習近平展開其「新南巡」行程,對外宣示中國「繼續改革開放」之決心,對內穩定民心。

國家隊近日斥資百億救助A股

今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民企、股市處於焦慮不安的下墜狀態,使得近日官方齊聲喊出救股市,據悉,國家隊19日跟22日共斥資100億元人民幣為A股護盤,防範大股東質押斷頭賣壓出籠。無奈A股周二不給力,上證指數兩天反彈逾6%後,23日恢復空頭趨勢,下殺2.7%,今年來仍下挫23%。習近平20日更是罕見發公開信稱支持民企,繼續為「國進民退」說法消毒,可見當局苦心營造氣氛,並且為南巡定調。

紐約州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陳澄也認為,中國經濟最近遭遇重大挑戰,第一是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第二是國際上陷入美中貿易戰。所以,習近平這次赴廣東考察,最重要的象徵意義是振作國內外對於中國經濟繼續發展、繼續改革開放的信心。

BBC報導引述陳澄談話稱,「如今經濟上中國在一定意義上處於內外交困的狀況中,致使國內許多產業和個人的信心遭受重大打擊,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最近一蹶不振的中國股市。在國際上,更是有許多質疑甚至否定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聲音。」

習近平廣東考察和鄧小平南巡的路線相仿

記得2012年12月,習近平剛出任中共總書記後曾來到廣東調研,他先後抵達深圳、珠海、佛山和廣州4個城市,參觀前海、騰訊總部大樓,考察了橫琴新區、廣州戰區等。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廣東考察行程和鄧小平1992年南巡的路線相仿,「釋放出進一步開放經濟的信號」。1992年1月至2月,領導人鄧小平南巡深圳、珠海等地併發表講話,被認為對中國90年代的經濟改革與社會進步,發揮關鍵的推動作用。

在內憂外患夾擊之下,習近平這次南巡和主持大橋開通典禮的意義也就格外重大。在典禮上,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香港一年內有3個重大跨境基建陸續開通,包括即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以及明年初開通的蓮塘香園圍陸路口岸,拉近三地距離,促進「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

她續指,大橋通車後,往來珠海與香港國際機場的行車時間由4小時減至45分鐘,而到香港貨櫃碼頭就由3.5小時減至75分鐘,有助促進物流發展。

珠港澳大橋36年可回收成本可說是天方夜譚

港珠澳大橋於24日通車,連同上月通車的廣深港高鐵,兩者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動力」,首先將反映在人物和物流上。

但由於大橋如同「錢坑」,效益遭到懷疑,香港泛民主派議員毛孟靜就質疑,已經有海、空、陸運輸,為什麼還要再一座橋?

其次,私人轎車的通行費高達150元人民幣,而且需要申請,如果是公司配額之類的申請,全年不包括行政費用,光是通行費就高達3萬澳門幣(11.5萬台幣)!再加上施工品質被懷疑是豆腐渣等級,這些因素恐降低民眾使用意願。

更為搞笑的是,單獨擁有中國車牌、香港車牌與澳門車牌的車子都不能上橋,必須同時擁有這三地的車籍才能上橋,因此,原計劃是每天9200輛次經過大橋,現在下調到了9000輛次,但官方早前卻估計36年可以收回成本,公民黨立法會議員兼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的陳淑莊對「BBC」表示,「港珠澳大橋能夠收回成本可以說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