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你願意用什麼來交換?《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教我的人生哲理

親子教育

(讀者投書-作者為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2018年台灣詩選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共有五個獨立故事,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作品,探討台灣社會升學主義對人性的扭曲。與小說不同處,主要在於採微科幻元素呈現,以寓言方式與現實結合,故具魔幻風格。

每個故事各有引人深思之親子議題,但具黑色幽默的《孔雀》更令筆者印象深刻。《孔雀》不僅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而且揭櫫對高學歷的盲目崇拜終將迷失自我。劇中母親甚至以自我犧牲,貫徹學歷即價值的理念。

關在維德中學籠裡的孔雀,與其說是真實存在的生物,不如說是象徵人類內心深處的欲望。欲望──就如孔雀般燦爛奪目,令人神迷。只要是人,就有不可及的欲望。欲望因人而異,故,繽紛多彩的羽毛代表各式各樣的欲望。當內心有所求,絢麗的孔雀就會出現,回應你的需求。

如果可以,你願意用什麼來交換?

劇中人物,各以何種事物換取願望?維德中學校長以不良於行換取亮眼的升學榜單。巧藝以喪失對色彩的敏銳度換取金錢,使自己得以融入上流社會。轉學生宇婕以精神異常換取突飛猛進的優異成績。巧新一心嚮往風評不好的人人體育班,雖然孔雀無條件地幫他,卻導致父母失業、家裡負債累累。巧新的願望稱不上非分之想,但因願望的實現必須扭轉某些事實,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願望都得付出代價,而且是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可以,你願意用什麼來交換?《孔雀》教會筆者: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相信自己具有獨特的價值;想要不勞而獲,就得付出代價。斑斕羽毛雖然令人嚮往,但不一定非得擁有,倘能以欣賞的姿態面對人事物,即能瞥見生命之美。

當巧藝對母親吶喊「誰叫我們一出生就是這種階級的人,我們本來就沒辦法想這些東西,所以我們才會遭受到這些懲罰」,顛覆了一般人的信念──「身為人,本該勇往直前,跳脫命定的階級」。勇於追求,常被視為積極正面、挑戰自我;滿足現狀,則被視為消極負面、守成拘泥。

人類當然有權追求幸福,使自己過得更好,因為世界正是在人們共同努力下愈趨完善。然而,在不斷追逐中,必須明白有限與無限的真諦。有抱負、有理想,當然值得肯定,但卻要在認清自我之前提下去實踐。

不自量力VS.量力而為

巧藝點出人類不該逾越本份,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逾越本份,往往陷入欲望深淵而招致禍患,這就是她所謂懲罰。巧藝明白總總不幸就是懲罰他們太自私,而這些不幸都是自找的。除了相信人有無限可能,更要認識自我之有限。不自量力與量力而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真正認識自我。

認識有限之自我,並非放棄、認命,而是洞悉在我之外,還有不可知的存在或名為命運之物。這不可知的部份,人們必須釋懷。倘能如此,失則不怨,得則感恩。盡己之力,勇往直前。

五個故事的母親皆因服膺成績至上,不惜扼殺子女的夢想與生命。後來能真正理解子女並達到和解的,僅有《貓的孩子》。在《茉莉的最後一天》,林母雖與茉莉的靈魂再會,但畢竟徒留遺憾。

學歷至上的單一價值觀,讓每個孩子看起來都一樣──一樣的裝扮、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表情。

《孔雀》首幕是維德高一新生步伐整齊走進校園,接受盤查,接著宣讀『家長同意書』內容:「第三十條,為專心向學,到校後未經師長允許,不可向校外購買便當飲料」、「第三十一條,為專心向學,你的孩子不會帶藝人的照片到學校」、「第三十二條,為專心向學,……」、「第三十三條,為專心向學,……」。不斷重複的「為專心向學」,展現以學業為唯一目標的人生觀。

父母也是時代巨輪下的產物

五個故事的父親似有若無的存在,凸顯女性在親子關係的重要性。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讓女性不自覺地將子女的學業攬在身上,焦慮感油然而生。《孔雀》中的美琪由於小時不愛讀書,出社會後屢因學歷低而吃虧,所以堅信高學歷可以改變命運,寧可自己兼四份工作,甚至買下超出負擔的房子,也要讓子女讀通往高學歷的明星學校。

美琪可以說是台灣母親的縮影,她們以過往經驗諄諄告誡,只希望子女不要重蹈覆轍。從無視子女的想法、天賦、甚至是健康來看,美琪當然過於偏執,其他故事亦對以學歷至上的母親做出嚴厲批判。然而,在批判的同時,別忘了她們也是台灣社會的悲劇產物。當孔雀對美琪說「其實人類世界,我最心疼的就是媽媽了。妳有多久沒有為自己買件禮物?有多久沒想過自己了呢?妳已經完全忘記以前的方美琪是什麼人,有什麼樣的夢想了吧?」美琪摀住耳朵,痛哭失聲。

在一切失控的情況下,美琪對孔雀許下願望──巧藝變回正常、子女有好學歷不會被人看不起。聽到這些願望,孔雀回答「代價很大喔」,身為母親的美琪堅定地說「沒關係,我願意」。變成孔雀的美琪,終生禁錮在籠裡,奮力舞蹈。她無悔地獻出自由,這或許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對母親給予的同情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