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忘懷家鄉石滬-菊島女孩轉學回鄉盼重振漁業文化

農業

沒有石滬就娶不到老婆?石滬捕的魚可以換一棟房子?這些流傳在澎湖的故事,訴說著石滬和澎湖人密不可分的情感。

「離島。出走」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楊馥慈是個土生土長澎湖人,深受家鄉石滬文化感動,大二下決定轉學回澎湖讀書,成立工作室,推動當地石滬修復工程、發展深度旅遊,希望讓過去養活澎湖人的石滬裡不再是垃圾,再次出現一條條豐美的魚。

楊馥慈也帶著當地孩童修石滬,認識在地文化。(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提供)

澎湖石滬近700口,象徵當地情感脈絡

楊馥慈是個土生土長的澎湖人,過去她與當地的學生一樣選擇在高中畢業後離開澎湖到本島讀大學,但大二她參加農委會水保局的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回到澎湖小漁村駐村而讓她重新認識這片土地,大二下她決定轉學回到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讀書,平日除了上學外,就是與當地人相處,過程中她也發現到澎湖傳統漁法的魅力。

楊馥慈指出,過去澎湖發展許多傳統漁法,像「照海」就是半夜提燈到潮間帶捕魚、「抱墩」則是在潮間帶搭設石頭陷阱運用漲退潮捕魚等,當中最著名的漁法便是石滬,但在新型捕魚技術一一出現後,漁民多轉為利用現代網具捕魚,傳統漁法逐漸被遺忘,漁業資源也在捕魚技術進步下而日漸枯竭。

團隊在修好的石滬中,意外發現兩隻鱟。(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提供)

楊馥慈找了當地年輕人一起探討石滬議題,並成立離島。出走工作室,推動當地石滬的修復工程、培訓修復匠師、建立石滬資料庫、辦理海洋教育、生態旅遊等。

她表示,石滬對於澎湖的意義就向臺灣本島的古厝一樣,每口石滬背後都有家族、村落的歷史,甚至當地流傳著一句話,你家若是沒有石滬就會娶不到老婆,石滬除了能捕魚外,對於當地人來說石滬也可成為女兒的嫁妝、租貸的抵押品等,整個澎湖約有將近700口石滬,象徵當地情感脈絡。

透過修石滬找回當地情感連結

楊馥慈說,大型石滬的建設至少需要8年,建設前還得連續觀察數月的海流狀況,澎湖的石滬尚未沒落前,約有70%的漁獲都來自於石滬,但傳統漁法沒落後,石滬裡面不再是魚而是滿滿的垃圾,而建造石滬的匠師也不見,因此決定尋找修復石滬的匠師,讓老師傅將修復技術流傳下來,也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文化傳承的先驅。

誘錢鰻也是當地傳統漁法之一,漁民利用錢鰻的天性,用誘餌引錢鰻出動,再給予致命一擊。(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提供)

匠師也向她分享,以前海裡的魚很多,石滬一個晚上抓到的魚,可以蓋一棟大房子,但現代漁法對於環境不友善,海裡幾乎都沒有魚,也沒有人告訴他們該如何對待海洋。

楊馥慈指出,修復石滬的匠師各自有其他工作,可能是漁民、鐵匠等,推動修復石滬過程中也讓匠師理解石滬是當地的珍貴文化,讓他們找回海洋的記憶與傳統漁法的感動,因此他們也拉了下一輩進來成為修復石滬的青年匠師。

推動石滬活動體驗,讓更多人認識海洋

這些修復經費有部分來自於一場又一場的石滬修復體驗活動收益,楊馥慈表示,已經有超過千人參加石滬相關體驗活動,會帶著參加者去看石滬裡的垃圾,甚至讓他們與當地人互動,了解澎湖的石滬與漁業歷史。

楊馥慈自嘲說,自己是青年與海洋文化大斷層代表,雖然自己是澎湖人卻不懂海洋,推動石滬修復過程中才意外得知家裡有石滬,在康熙36年(1697年)建成,極有可能是澎湖第一個或第二個建成的石滬,這口石滬養大了5代人口,最後卻在時代變遷中被遺忘。

楊馥慈表示,透過石滬修補,除了修復自己與海洋關係外,更拉近與家裡的距離,而且石滬可以緊密連結所有人,找回大家對於海洋的記憶,雖然不太可能恢復過去石滬的集魚功能,但裡面開始出現多種生物,例如鱟,如果可以藉由修復石滬結合生態,漁村與海洋是有共榮共好的可能性。

原文作者為洪嘉鎂,本文轉載自《農傳媒》。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農傳媒》,全文連結:https://ppt.cc/f8y1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