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國宅都更延期...只為完成阿嬤生前遺願》黃勝堅談居家安寧:「愛」才能感動人心

醫療政策

「醫界一定要走出白色巨塔,這是給醫療體系的一個反省機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這麼說。多年來始終把「以人為中心」掛嘴邊、帶領團隊推動居家安寧醫療的黃勝堅說,其實現在的世界醫療,正是以推動社區為主的「醫養結合」健康照護為趨勢。但這當中還有什麼隱形照護問題未解?獨居老人、失能者又會遇到哪些困境?

「其實失能弱勢者要去看病,真的很困難!」黃勝堅說,就連自己家中有電梯、母親住2樓,但有天母親突然跟他說不想去看病,「我說妳去醫院我也沒讓妳等太久啊!但她覺得看病還需要2個孫子幫忙抬她,覺得麻煩別人。她跟我說:『反正我的病也都差不多,你就幫我開一開藥就好了。』」

黃勝堅說,據統計台北市沒有電梯的老公寓有55萬多戶,都更也不是簡單的事,所以很多年紀大的失能者,要看一個病真的是舟車勞頓,「兒子請假、孫子請假,孫子把阿嬤背下樓,兒子在車子裡面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會變社會問題,因為病人辛苦,照顧者也很辛苦。」

黃勝堅還點出另一個隱藏問題。

失能者困境》長期家屬領藥,病情改變了醫師也不知道?

「有時候是病人同樣的藥吃了3、4年,到底是病況穩定、還是病情有變化你不知道?」黃勝堅提到,自己以前的病人因為中風、腦部受傷,開完刀後變植物人或重殘的,一段時間後覺得他們來看診太不方便,就請家屬幫忙拿藥,「而且我們醫病關係都算不錯,也請家屬幫忙錄影病人最近的樣子就好,大概都還能掌握病情。」

「但有很多醫師跟病人和家屬沒那麼熟的,病人狀況改變了,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家屬代替拿藥就會是一個問題。」黃勝堅指出,僅是一個小小的領藥,就能產生「醫療平權」、弱勢醫療資源失衡的問題,「尤其像是六張犁、臥龍街、公館、大直山上......我們去看好多老人獨居,環境都很不好,5坪、6坪吃喝拉撒都在裡面。但是要怎麼找到這些隱藏失能者?如果沒有居家醫療,他們怎麼如何得到很好的照顧?」

這些觀察和看見,也讓黃勝堅更相信繼續投入居家醫療,讓醫療團隊走進社區是對的事。

黃勝堅說,據統計台北市沒有電梯的老公寓有55萬多戶,連要下樓看個病都很困難。(攝影/陳稚華)

如何找出社區隱藏失能者?「我帶著院區院長去跟里長磕頭...」

不過,要如何把這些「隱藏失能者」找出來?

黃勝堅先提到,目前長照2.0還做不太起來的原因,除了是新制度發展時間還不夠久之外,另一個點是「覆蓋率」的問題。「在長照2.0下面的覆蓋率(使用到服務的人)只有15%,還有41%的人不知道在哪裡。」

黃勝堅新書《長照》中提到,關於長照需求人口。(圖片來源/大塊文化提供)

「台北市有一個照養中心,民眾有生活需求就去跟中心申請,它會核定你的失能程度,再派案給下面的A單位,整個台北市有29個A單位。」黃勝堅說,原本的設定是一個A單位裡面有3位個管師負責管理500個失能民眾,但得知這些數字後,黃勝堅忍不住罵:「我跟他們說這樣是在管理電腦不是在管人,全世界的數據都說一位個管師的極限是管40個人,如果超過了等於沒在管理!」

後來黃勝堅跟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想提升覆蓋率,首先一定要把這群需要的人找出來,「已經被列為低收入、中低收入戶、獨居老人,這些有社會福利身分的,其實我們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做得很好,問題是有些人是不符合身分、隱藏版的失能老人,他們到底會面對什麼問題?」

於是黃勝堅想到去拜託里長,「因為只有里長知道這些人在哪,社會局的人不會知道!」有人問,如果里長沒有心想一起協助呢?「我說很簡單,遇到里長沒有心(想推動居家醫療)的時候,我就帶著院區院長去跟里長磕頭,說:『沒有你,我們沒辦法做,我說我真的不知道那些被需要照顧的人在哪裡。』」結果很多里長就這樣被黃勝堅的行為所感動,還請社區志工加入協助居家醫療。

蘭州國宅都更延期,只為完成阿嬤生前遺願......

黃勝堅還提到另一個讓他和團隊感動的案例。

「前陣子有一個阿嬤在我們中心的醫院,被診斷出癌末,後來她說想回到蘭州國宅(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而且希望可以死在那裡,我們就安排居家安寧。」沒想到,後來得知蘭州國宅要都更,4月30日要拆除,「我們的醫師又不可能跟奶奶說她4月30日前一定會死,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後來黃勝堅請負責的主治醫師李醫師、護理師、個管師去跟都更處上級長官協調,還去找衛生局、里長討論,請他們給阿嬤一個機會,「沒想到他們竟然同意延到5月7日再拆!」但眼看時間越來越逼近、到了5月3日阿嬤還沒離開,大家心情都很複雜。「後來我們還是跟阿嬤的兒子討論,如果時間真的到了(阿嬤還沒過世)我們就搬到另外的地方去吧!」

5月4日那天,阿嬤的兒子打給李醫師說:「謝謝你們,我媽媽帶著微笑走了。」黃勝堅說這件事對整個團隊來說是一次很感動的經驗,「連都更處的人都說:『沒想到我也有參與到照護。』」「這種東西是一個關懷的力量,如果你體會到個人化的需求,即便是很小的東西都會打動人心!尤其對現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最需要的是『愛』。」

如何找出許多隱藏的失能老人,是長照計畫中需要面對的問題。(攝影/黃威彬)

黃勝堅說做了這麼多年社區居家醫療,許多同仁後來走在路上,有居民會跟他們打招呼、甚至知道他們的名字,「還有一個原本失能的阿公,在我們導入醫療照護後,他居然可以走出來、到公園跟大家打招呼、還問據點的人他可不可以當志工。」黃勝堅也強調,整個社區的活絡很重要,也不能只靠醫療團隊,社區裡面也要想辦法提供志工,資源才可以永續。

透過個案管理師和鄰里長緊密結合,連結醫療、社政、衛政等NGO單位,黃勝堅這些年和團隊不斷努力,當弱勢家庭有生活需求時,個管師負責把資源拉進來,一條鞭式的運作,讓民眾實際體驗長照的「有感照顧」。「你有可能做成功、也可能失敗,但是這種關懷的力量,是有機會讓台灣上世界舞台,變成世界奇蹟!」

醫師小檔案_黃勝堅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經歷: 臺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1995迄今) 臺大醫學院外科副教授 教育部部定副教授(2011迄今) 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醫師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外科部主任(2007-2009) 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2009-2011)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2011-2015)
專長:神經外科、神經創傷、神經加護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