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佳麗的生存指南

書摘

當規則需要被「潛」時,自然就演變成了一種真實的遊戲,如此風靡的遊戲,也自然備受紫禁城後宮佳麗的垂青及追捧。後宮從不欠缺規則,更別說是「潛規則」了,這些明裡暗裡的規則,早已被後宮佳麗們熟稔於心,把玩於股掌之間,與今天的職場「潛規則」,娛樂圈「潛規則」相比,當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愛的後宮佳麗們,刻苦鑽研各種「潛規則」課程,虛心請教,廢寢忘食地學習,時刻準備著當規則遇上自己,不是被規則「潛」了,就是自己「潛」了規則。總算將「潛規則」在紫禁城發揚光大,上演了一幕幕規則大片。

皇后哪是皇上一人可決定的事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總是容易被我們這些一沒權勢,二沒背景的人恨得咬牙切齒,你看那唐明皇寵冠後宮的楊貴妃,她一眉飛色舞,她的父親,她的哥哥,還有她的各種關係深、關係淺的親朋好友,有幾個沒有沾到點好處呢?再看看大清,歷朝皇后也就不再細細地數一次了。

可到了這一步,你我他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后的人選往往不是由皇帝自己說了算,太后,加上近支王公大臣需要提前合計好久,挑年齡挑相貌,最重要的是要選定一個背景可靠的女子,她的父親或伯父或叔父之類的,要嘛位高權重,要嘛對皇帝忠心耿耿,有能力有魄力,在職場上能夠發揮關鍵作用,而且還得和皇家沾親帶故,這麼苛刻的條件限制,幾輪篩選下來,人選也不剩幾個了。

挑到皇太后基本滿意,就要開始讓皇帝滿意了。不過這個世界上往往沒有那麼巧合的事情,婆婆中意的媳婦,兒子一般不中意。而兒子喜歡的女子,婆婆往往挑三揀四,吹毛求疵,雞蛋裡挑骨頭,反正不會百分之百地稱心如意。

皇家無私事,為皇帝挑選皇后,那就是為天下挑選國母,由著皇帝的喜好來辦事是不大行得通的,何況皇帝大婚的時候年齡都還小,也就十多歲,哪裡又能縱觀全域地去考慮妻子人選呢?於是,情況就會變成,在選秀之前,太后以及王公大臣們輪番地給皇帝做思想教育,這還不能明著做,非得拐彎抹角地說,最後得讓皇帝自己認下這件事情,還得表現出歡欣雀躍的樣子。如此看來,當皇帝也挺不容易的。

除了背景,悟性更重要!

別的不說,光看看大清開國第一位皇帝順治就知道了。順治皇帝六歲登基,仰仗著多爾袞的運籌帷幄和母親孝莊太后的韜光養晦,終於坐穩了皇位。可是在選老婆這件事情上,他照樣做不得主。多爾袞早就為他選定了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為皇后,這位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不但是皇親,而且是很近的皇親,這根本就是近親通婚。

順治皇帝內心當然不歡喜,不要說他內心早已有所屬,極端厭惡母親和多爾袞之間曖昧之情的他,又怎麼能坦然接受這「狼狽為奸」的一對強塞給他的妻子呢?於是順治一直藉故拖延大婚的日子,哪怕到最後不得不認了博爾濟吉特氏,可一直冷落對方,最後還找了個藉口將其廢掉,降為妃子。你想想,這對於一個皇后來說,是多麼大的恥辱!

可是順治皇帝也不安樂,他心心念念想要扶正的董鄂妃,卻是千百個入不得孝莊太后的眼。廢掉了一個侄女,孝莊還有別的侄女,再找一個來頂替上就是了,於是,表妹取代了表姊的位置成為孝惠章皇后,開啟了另一段令人扼腕的宮廷悲劇。

要是你,做何感想?

董鄂妃短命,生個兒子也只活三個多月,雖然有了順治的千恩萬寵,但在後宮之中,專寵根本不是什麼好事,當然也沒能為她搏來更幸福的後半生。她一死,順治萬念俱灰,哭著喊著要去當和尚,把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江山交到了年僅八歲的愛新覺羅‧玄燁手裡,這可真是急壞了孝莊太后。

細細碎碎亂了好幾個月,總算塵埃落定,但從整個過程來看,誰也不開心,誰也沒賺到。先說說這兩任皇后,雖然都是有背景的人,靠著孝莊太后這位老祖宗,原以為可以萬人之上,榮華富貴了。可身為一個女人,丈夫對自己厭惡至極,甚至連看一眼都不願意,光靠著「地位」,內心是要有多強大,才能因此而幸福呢?

表姊博爾濟吉特氏生性驕縱,皇帝較少搭理她,她就哭著喊著到孝莊面前告狀,時不時還提一提自己父親的功勞,提一提孝莊不得不仰仗和忌諱的蒙古背景,這可真是為自己挖坑啊。因此當順治因為「與朕志意不和」而將其降為靜妃的時候,孝莊並沒有過多阻攔,睜隻眼閉隻眼,就看著自己這不聽話的侄女等同入冷宮去了。

事實證明,在後宮中,有背景只能保證你站得有多高,但至於能不能站穩,能不能經營到終老,還得看你個人的悟性,光是一個「富爸爸」,或者某某「乾爹」,未必能保你萬世太平。

後宮站得穩,會做人事關鍵

相較起來,順治的第二位皇后就要顯得聰明些,她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也有深厚的背景,同樣也不得順治皇帝喜歡。但她性子柔和,尤其能忍,對於丈夫的無禮冷遇,她從未抱怨過,即便順治皇帝總想找藉口廢了她,把董鄂妃扶上位,但也苦於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廢后理由,只得由著她孤獨,由著她母儀天下。

順治做為大清的開國皇帝,在對待皇后這件事情上,也實在沒給後代子孫當上好榜樣。他兒子康熙就要懂事得多。雖然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輔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孫女),也是因為太皇太后要籠絡索尼而刻意塞給他的,但他並沒有他老爸那麼叛逆,雖然政治婚姻有些彆扭,但還是該做什麼做什麼,沒有太讓赫舍里氏難堪,後來二人竟慢慢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以至於赫舍里氏早亡的時候,康熙如此悲痛欲絕。

當然,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光說康熙明大理顧大局也不公平,赫舍里氏也不是省油的燈(這裡說的是褒義)。這個女子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知書達理,且嫺靜溫柔,說白了,她也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贏得老公的愛的。比起那些個只會靠著背景鬧情緒的皇后,赫舍里氏算是很有智慧的了。

以上這些皇后的經歷說明一個道理,就算老爸有背景,也不會無所不能,背景問題雖然很重要,但做人問題更重要,在這個紫禁城中,顯赫的背景只能成為站在高起點的墊腳石,但無法保證能站穩到最後,如若不小心跌了下來,大家都知道,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