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慘輸 敗在民生經濟議題 非關統獨之爭

國際政治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執政民進黨嘗到意外的慘敗,從執政13個縣市,輸到剩下6個,7個縣市「綠地變藍天」,對民進黨造成打擊,國民黨拿下15個縣市。

國際和中國媒體都有報導和解讀這次民進黨慘敗的結果和影響,其中,中國官媒《環球網》評論說,操弄兩岸對立這一民進黨曾屢試不爽的招數大勢已去,還說「跟中國對抗沒有前途」。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n Zürcher Zeitung)也以「這場選舉是北京的勝利」做為註解。也因為中共用經濟手段封殺台灣、懲罰綠營的手段產生效用,路透社評論說:「中國是這次台灣地方選舉的最大贏家」。

但是,中共和國民黨真的是最大贏家?《南華早報》報導認為,選民和分析人士稱,24日選舉的結果不是對國民黨親北京立場的認可,不能解釋為台灣支持國民黨的親共立場;香港經濟日報直接點出「民進黨敗在經濟議題,非統獨之爭」。

選舉結果不會改變蔡英文對中國的政策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不認為中國是大贏家。她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時表示,本次選舉結果不會改變蔡英文對中國的政策,也不會影響美台關係。

她說,地方選舉主要還是以低收入、貧富差距、空氣污染等地方議題為主,如果把民進黨敗選,看成是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結果,那是錯誤的。

同樣地,台灣一位學者認為,是國民黨非典型候選人勝出,並非國民黨這個黨大獲全勝。《BBC中文網》報導,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直言「國民黨也沒有獲勝」,因為國民黨候選人能夠當選,原因之一在於他們不是典型的國民黨候選人,不是代表國民黨或國民黨的黨綱,因此獲得民眾支持。

眾所周知,國民黨典型候選人為馬英九之類學者型,但韓國瑜屬於非典型國民黨人,姑且不論韓國瑜天馬行空的政見是否可行,但是他類似日本諧星,講話誇張搞笑的風格,引起廣大中下階層選民的共鳴,相比之下,陳其邁跟魏明谷雖然腳踏實地做事,但輸在講話過於老實,平鋪直敘講解AI、工業4.0等硬梆梆政策藍圖,中低層選民不想聽、也聽不懂這些深奧議題,所以,比起說話直白、開黃腔的韓國瑜,多數民進黨候選人知名度更低、口才一般,成為敗選原因之一。

民進黨拋出的議題都沒有抓到民心

此外,南華早報分析認為,選舉期間所有的議題,都沒有抓到人民想要的民生和經濟重點,也是民進黨另一個敗選原因。儘管蔡英文自2016年出任總統後,兩岸關係正在惡化,但選民更關心候選人的能力、而非政治背景。在過去的兩年裡,蔡總統國內實施改革舉措,軍公教年改雖獲得多數勞工支持,但是,二修勞基法被證明是失敗的舉措,同時得罪勞工和雇主。再來是,民進黨拋出同志結婚、非核家園、空氣汙染、東京奧運台灣正名等議題,都跟民生、經濟無關,不能得到老百姓認同,所以有人說,民進黨失去民心。

例如,一位陳姓選民認為,這次選舉不能解讀為國民黨大勝,選民轉而信任國民黨,是因為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民進黨的執政表現差,民進黨政府未兌現競選支票。」

陳姓選民所說的競選支票,應該是與經濟民生有關,還記得,蔡英文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改善台灣經濟,說最低月薪要達到3萬元台幣。但現況是最低月薪只有從原來的2.2萬漲到了2.31萬台幣,比先前的承諾少了7000元。

蔡英文曾表示最低月薪要達到3萬元

平心而論,民進黨擅長改革,在健保和軍公教年金改革、向國民黨追討數百億台幣的不法黨產、以及捍衛民主自由價值方面,確實贏得多數選民的支持。

但是,在改革之外,民進黨並未致力於拚經濟,做出政績兌現承諾,未能拉攏多數勞工族群,加上軍公教年金改革得罪數百萬軍公教和其眷屬選票。在流失這些選票後,民進黨沒有思考彌補的辦法,反而推出一些奇怪議題,為自己製造敵人,終於導致地方選情雪崩。

其中,最令保守陣營詬病的議題是同婚,在民風保守的社會風氣下,民進黨拚同婚公投,並且讓同志話題排入中小學教科書,引起許多保守民眾的反彈,還有用人不唯才,請不會看財報的吳音寧高薪當北農總經理,更是得罪許多上班族選民。

因此,《香港經濟日報》評論說,執政民進黨大敗,主因是其施政不彰,非關統獨,也就是說,民進黨敗在民生議題,並不是輸在統獨爭議。文中指出,兩年多,蔡英文政府在經濟方面的成績沒什麼明顯起色,相反倒出現了向壞的趨勢,成為民進黨落敗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