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伯心中的痛!小心股災促成敵意併購發動

金融動態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力推金融整併方案,「金金併」30日正式生效,意味著,有意併購的金融業者將可提出申請,但其實早在方案公布之前,市場傳出,不少中大型金控已開始著手評估併購事宜,另一方面當然也有不少金融老闆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會被併掉,類似的話題不斷在金融圈蔓延開來…

股災促成敵意併購發動?從日月光收購矽品來看 …

有人說,當全球股災、公司股價被低估之際,發動非合意併購是最適合的「好時機」,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2015年8月21日全球股災蔓延,被稱作是「黑色星期五」的下午,全球最大封測廠日月光突然發布重訊宣布,公開收購第三大封測廠矽品25%股權,這個消息公布之後引發科技業譁然。當時就有業界人士解讀,日月光趁著所有公司股票大跌之際出手,發動收購。

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副會長暨台灣主席駱秉寬27日在「2018年獨立董事論壇」上則說明,像是股價淨值比低於1、現金或資產多、大股東持股比例低或質押比例高的公司,這些都可能成為「被」非合意併購的對象。

駱秉寬指出,在華人地區很多上市櫃老闆不喜歡成為被併購的對象,認為這是有損「面子問題」,但對於「併購者」來說,非合意併購卻是有幾個好處,除了可以比合意併購省下更多的併購成本之外,併購者也能掌握主動角色與節奏,另外,像是汰換經營團隊、減少內鬥、建立新的企業文化等,對企業長久營運而言,也是一大優點。

因此,雖然業者檯面上宣示傾向合意併購,但實際上,考量發動非合意併購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股價只是一個環境因素,最終綜效仍是關鍵
 
不過,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梁鴻烈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則說,股價低當然對於可以降低收購方的收購成本,只是股票市場有漲有跌、瞬息萬變,「我們不認為,股價是唯一一個決定市場公開收購活躍的關鍵,特別是金融業也設有收購方條件,(股價)也許是一個不錯的環境因素,但決定性因素還是在於,收購標的本身是否具有價值。」

「(收購方)收購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取得經營權,因此最重要的其實是,經營本身的價值…金融業原則還是以合意併購為主,符合敵意併購僅有少數幾家,而且是不是真的有業者用敵意併購來取得經營權,市場上仍須再觀察,因為這不是金融業習慣的一個整併作風。」梁鴻烈說。

根據金管會日前規劃,非合意併購的申請人僅限於民營金控及銀行,且須具備「資本充實、經營能力佳、有國際布局發展能力及企業社會責任良好」4項條件,透過「先參股合作再整併」,也就是說,首次參股投資金融機構的持股比率必須超過10%,並在3年內達到持股超過25%,「未完成整併前,申請業者不能再申請投資另一家金融機構」。

就有金融圈人士舉例,像是開發金控在2017年9月收購中國人壽25.3%股權,成為中國人壽最大股東,但目前併購任務未完成,「所以別人要併開發金是不行的,等於他有個保護罩了。那假設國票金擔心自己被併,國票金就可以用合意併購去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機構,以防範自己被併掉。」種種例子就是想要提醒金管會,可能會有不公平的疑慮出現。

全球企業併購打得火熱,台灣卻顯得保守

另一方面,若放眼國際來看,近年全球企業併購打得火熱,根據湯森路透發布的數據顯示,累計今年1~ 9月全球併購交易金額逼近3.3兆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9%,一舉超越金融海嘯之前的同期高點,且預料,合計今年已宣布的併購交易總額將可達4.3兆美元,在歷史紀錄上僅有兩個年頭突破4兆美元關卡。

仔細分析,在全球併購交易額高達4兆元美金當中,光是中國大陸一年國內與海外的併購金額已超過6000億美金,反觀,台灣跨國併購的金額卻很少超過200億、300億美金。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認為,由此可見,台灣的金融企業併購是顯得非常小心與被動,但當前併購確實是不能缺少的工作,尤其現在私募基金如此活躍之下,「你不買別人,就算乖乖在家裡,也一樣不能避免被外面的人買走。」

美國貝恩投資顧問公司(Bain & Co)則根據過去250位曾參與過併購的最高階主管資料,統計過去併購成功的比例,其中發現,併購完畢之後,公司市值下降的比例約有一半左右,另外三分之一屬於「不好不壞」,也就是說,剩下僅有約六分之一才勉強算是成功。

雖然併購失敗的高比例現象造成許多併購者擔心失敗而卻步,但盧明光認為,倘若併購方對於產業鏈相當熟悉,且併購案是經由公司總經理、執行長提案,再經由董事會通過,加上併購團隊成員當中有相當經驗的國際併購律師、會計師、研發、營運、財務及公司董監事等跨領域的人才,再搭配好的發動時機,還是能提高併購成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