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民進黨的一封信:2018敗選的意義與下次勝選的條件

政治

作為一個在比前朝更勇於推動改革的執政黨,民進黨在這次選舉落得被選民討厭或教訓的下場,到底反映了什麼?又預示了什麼?

首先,執政黨可謂「成也改革,敗也改革」。

過去兩年多來,執政黨推動一系列改革,但其中包括軍公教年金改革、「一例一休」、追討國民黨黨產,以及轉型正義工程,都犯了直接衝擊特定群體利益,但卻同時又沒有任何群體因改革明顯受益的大忌,而且在推動改革的過程中,既缺乏清晰的政策願景,政策溝通技巧也相當拙劣,甚至給予外界一種躁進或粗暴的印象。

內憂:改革手段過於粗糙、針對性過強

更致命的是,在宣稱改革的過程中,執政黨並未把自己當作同樣需要改革的對象,包括它從不檢討用人政策,甚至出現某種程度的「權力閉環」: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幾乎同一批人從一個職位搬風到另一個職位,甚至在兩年期間換了兩個或三個性質迥異職位的大有人在;同樣可議的用人政策,也包括延攬多位地方首長入閣,未能符合人民對民選地方首長「做好做滿」的期待。

其次,諸多改革針對性極強,而且急於抄捷徑,罔顧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則,例如《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疑有濫權和違憲之嫌,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又隱然有過度擴大化的傾向。民間對這種權力傲慢的疑慮,在爆出張天欽「東廠」事件後,更確證了執政黨以改革之名行政治清算鬥爭之實,造成政府公信力在一夕間崩塌!

同樣的,在軍公教年金改革過程中,儘管有蔡英文總統誠意道歉與「共體時艱」的溫柔喊話,但執政黨上下磨刀霍霍,不惜以「貪得無厭」污名化反年金改革的部分軍公教人士,並且對走上街頭抗爭的軍公教退休人士撂下「抗爭越多次砍越兇」的言語威脅,而且至今未對同樣面臨破產危機的勞保年金制度做必要改革,實不無挑軟柿子吃的嫌疑。

同樣令許多人無法釋懷的是,在要求軍公教共體時艱的財政「撙節」政策下,執政黨另一方面又大撒「前瞻計畫」的錢袋,而且在其中部分建設規劃與經費運用方式仍有爭議的情況下,強行挾國會多數優勢通過相關預算。

外患:面對「中國因素」,反應失措

除了「內憂」處置失當,執政黨在應對「外患」方面同樣失措。

首先,面對中國大陸對台人才與資本的磁吸效應與單方面的惠台攻勢,執政黨的大陸政策除了反應遲鈍之外,慢了很多拍之後才推出的應對手段又相當拙劣與不得人心。

例如,面對大陸31項惠台新措施,執政黨不僅未能事前掌握情報,事後反應也顯得完全不知該如何妥為應對。執政黨除了逞口舌之快,逕稱陸方惠台政策實為「賄台」、「毀台」、「利中」之外,行政院原訂舉行的因應會議因故「暫時取消」,事發兩週之後才對外宣布「壯大台灣四大方向和八大因應策略」。

如果這些「反制」措施有效,慢一點提出也無所謂,但明眼人一看即知所謂「四大方向」和「八大因應策略」的華麗包裝,其實只是蒼白無力的「嘴炮」而已。

不僅如此,陸方一系列對台攻勢,從503航道爭議到居住證等措施,執政黨的應對手段最終變成是實際或威脅拿自己人開刀,讓急著返鄉過年或為了在陸就學就業便利目的而申領居住證的國人,成為我方「反制」措施的犧牲品。這些既不高明也沒有實際反制效果的措施,不僅無法捍衛國人權益,反而有變相拿自己人民出氣的嫌疑。

兩岸政策提不出創新思維

拉高層次來說,執政兩年多來,兩岸問題一直是民進黨的要害,既無法主動拋出迫使對岸不得不接招的創新思維,也缺乏與北京鬥智或周旋的靈活彈性手腕。

兩年多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除了避談「九二共識」,拋出「台灣共識」和「新形勢、新問卷、新模式」的三新論之外,始終無法有效重啟兩岸既有的協商與溝通管道,也讓兩岸對立升高與衝突惡化的風險無法得到緩解。

兩岸政策的退縮保守,也反映在執政黨無法容忍釋出「兩岸一家親」軟性訴求的柯文哲與其所代表的「白色力量」,企圖硬塞始終未能定義清楚的「台灣價值」在先,無法抗拒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壓力在後,最終把原先的合作夥伴打成了競爭對手,幾乎讓代表國民黨參選的丁守中贏得台北市長選舉!

敗選的意義與勝選的條件

我認為,這次地方選舉的意義並非等同於所謂期中選舉之於美國政治的意義;同樣的,這次地方選舉的挫敗,也並非完全等同於對民進黨執政成績投下否決票。

對於台灣迫切需要的諸多改革工程,仍然擁有國會多數的執政黨有責任在自我改革的基礎上向前推進,並且在推進過程中妥擬方案,傾力做好政策溝通與說明工作。民進黨應該不忘初衷,回歸民主與進步價值,以台灣的安全繁榮為最大公約數,勇於走出同溫層,積極擴大共識圈,成為真正可以團結台灣大多數人的中道力量。

果能如此,民進黨必然可以重新贏得人民的信賴與託付,而這次的敗選的意義,也等於是為下次選舉準備了勝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