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蔡政府好好規劃「新新十大建設」!


日前惠譽信評提升台灣債信評等,由「A+」上調至「AA-」展望「穩定」,相對其他出口負成長、股匯市不振等等新聞,這消息對台灣而言是較正面的!惠譽指出調高債信評等,主要是因為台灣財政狀況趨於穩定,各級政府收支餘額盈餘可望達到GDP的0.1%,是20年來首度盈餘。

對財經圈而言,惠譽這個指標性的消息,可能暗示台灣的資本市場結構可能可以從「股大於債」,漸漸調整到較為平衡的結構比例。持平而言,對於風險規避的投資者(risk averse investors)或大型基金的操作,也許都是個福音。

對政府而言,財政收支的穩定、甚至是達到平衡,絕對是首要政策目標之一,然而卻是最為棘手的工作。在財政短絀的狀況下,不外乎「開源節流」四個字,在「開源」方面,多課稅、發債、借貸都是基本的手法,而「節流」則不外乎砍預算來撙節開銷。

國家財政兩難:「如何省」和「怎麼花」

但不管如何,這些籌錢省錢的措施都吃力不討好,容易得罪人,所以財政官難當。從另一方面想,省錢籌錢不就是為了要花嗎,而且要花得有意義,如果一味撙節而抑制了投資,哪會有未來擴大稅基增加財政收入的機會呢?所以國家財政的兩難,就是在「如何省」與「怎麼花」之間做出睿智的選擇。

台灣多年來內部投資有限,增額投資幾乎也都是往中國及東協跑,加上基礎建設日益老化,法規也過於僵化,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更是屢屢在國際評比敬陪末座,使得台灣經濟擴張力道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最近多位財經意見領袖都建議政府擴大公共支出,呼應蔡總統的「堆材火」、「熱經濟」的策略。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就建議政府可增加舉債上限,放寬政府舉債上限到GNP的55%,藉此帶頭投資。

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日前也在理監事會上建議,政府應該積極擴大公共投資,導引民間資金及政府四大基金,進入可提高生產力的基礎建設,例如機場、港口、捷運,及高值化循環工業區等...,甚至也可以將資產證券化,或以發行債券的方式作為籌款手段。

仿傚香港、新加坡將資產「證券化」籌錢建設

事實上,這些做法在香港、新加坡也都有前例可循,辦得相當成功,台灣應該認真參考看看。在擴大內需方面,彭總裁也鼓勵大幅都更,除了改善民眾生活,增加房屋結構安全外,同時也是導入許多新科技如防災、節能、環保、照護等的大好機會,龐大的商機也會一併帶動產業蓬勃熱絡,一舉多得。

以台灣目前的經濟狀況,我其實是贊成擴大內需及公共建設這樣的做法。

台灣如果再沒有下定決心有一番大改革、大作為,無疑只能慢慢內部消耗,看著競爭力慢慢流失,供應鏈關鍵地位被取代,從「亞洲四小龍」之首淪落到尾,再被東南亞新興發展中國家追過,出口市場一步一步流失!與其如此,大舉投資一些未來20年會形成重要產業與基礎建設,將會為台灣帶來非常大的轉變!

其實財經決策圈應該很了解,台灣一直將匯率利率維持得很穩定,雖然讓台灣安全渡過了幾次的區域性、全球性金融風暴,但是在周遭國家都在印錢、撒錢、貨幣寬鬆的時機,台灣的貨幣政策也有它的極限:光是以貨幣政策是無法有效帶動整體經濟的正向循環,特別是在生產、製造以及出口動能方面,一定還要加上大舉的投資及內需消費市場的加持,以及在參與國際與區域經貿整合上的努力,才有可能讓台灣重新啟動。

重大基礎建設有「錨定效應」

況且,我認為投資基礎建設不能僅單以短期擴大內需、提升個幾趴GDP的角度來看,要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因為關鍵的大型基礎建設將會形成「錨定效應」,成為一個國家未來幾十年產業發展的根基。

舉例來說,1970年代十大建設蓋第一條高速公路時,國內反彈聲浪也是很大,當時「自家用」的車並不多,社會就批評蓋高速公路是圖利富人,中產階級及窮人利用不到。但是高速公路卻連結了台灣頭到台灣尾的產業鏈,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直接間接都導致人民財富與生活水準的提升。更不用說桃園國際機場興建完成,也是台灣拓展世界貿易的關鍵,帶來「台灣一卡皮箱走透透」的國際貿易黃金年代。事實上,台灣今日的科技業、製造業、電子業、石化業...,多少都要歸功當初的十大建設!

台灣未來要投資的基礎建設,包括了最重要的人才、研發、能源、環境、文化、資通訊、民生...等等,且軟硬體都要兼備,光是在更新及建設這些領域,應該就可以擴大台灣好幾年的內需消費市場。況且目前政府力推的五加二策略產業,也必須加速改善缺水、缺電、缺土地、缺人才等問題,才有可能帶動投資效應。防弊不如興利,誠摯建議蔡政府應該要好好規劃「新新十大建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