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麵包引發兩岸論戰:吳寶春投資700萬西進上海開店 他只要說「九二共識」就可以成功?

產業動態

吳寶春的麵包店即將在上海開幕,除了惹上統獨爭議外,也讓台資麵包公司在中國經營策略議題浮上檯面。

作家顏擇雅就在臉書上直言吳寶春選擇上海作為海外展店地點,根本是是選錯地方,顏擇雅認為「上海雖然也有相當數目的台灣移民人口,但一大問題是政治風險高,還有全世界最善變,最沒品牌忠誠度的消費者。」

顏擇雅在文中表示,「這是你怎麼支持九二共識都沒用的。上海是一個餐飲品牌汰換無比快速的市場。」不過根據台灣《中央社》、中國《界面新聞》實際到訪吳寶春位於上海的店面,目前試營運期間人潮依然是絡繹不絕,暫時沒有受到新聞事件的影響。

上海是中國麵包的一級戰區

誠如顏擇雅所說,上海的烘焙市場面臨非常劇烈的競爭。麵包店的類型,又分為精品路線以及加盟、直營為主的烘焙連鎖路線。其中在上海擁有兩間直營精品烘焙店的台資企業Fascino來說,根據Fascino在中國國美食評鑑APP大眾點評上平均評價為4星(滿分為5),平均每人消費也達到44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96.5元),顯示其實並不便宜,也有數千條的用戶點評。

其實Fascino執行長劉淑芬過去在媒體受訪時就曾坦承上海麵包市場已經趨向飽和,但她強調,上海市場大,若能顧好品質、做好定位,專注於目標客群,還是大有可為。上海目前可以說是烘焙界的必爭之地,連星巴克在上海號稱全球最大的「 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店內也有旗下義大利高級烘焙麵包品牌焙意之(Princi)進駐。

當年風光西進的胖達人已悄悄關門

而除了精品烘焙業廝殺激烈外,以直營、加盟為主要形式的烘焙連鎖店生存也十分艱難。

立足於上海的老牌台資麵包西餅企業、首家在港股上市的連鎖烘焙企業克莉絲汀,最近業績也是一路滑落,上海多家門市都關門大吉。克莉絲汀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也寫到,「因為持續受同業多元業態競爭劇烈影響,今年上半年上海門市停止營運數量佔整體關店數最高達48.2%。」

從克莉絲汀的處境,某種程度也應證了顏擇雅的說法,如果再拉長一點時間來看,四、五年前在台灣曾經風光一時,之後前往中國開店的「胖達人」,在台灣歷經香精風波後除了導致台灣多間店關閉大吉外,中國上海店已經在2016年因為「店租過高」而關閉。

結盟麵包物語拓展國際化

吳寶春當然不是單槍匹馬前往中國,他選擇拓展中國市場,其實是有找人合作的,找上的還是鼎泰豐的海外合作夥伴,在中國擁有多年的開店經驗、擁有中國烘焙品牌「麵包新語」、「麥子倉庫」的新加坡上市餐飲集團麵包物語(BreadTalk)。

根據中國工商信息登記顯示,兩間公司的上海合資公司「旭春(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由麵包物語出資640萬人民幣、吳寶春則是出資160萬人民幣。

根據當時的公告可以看出,兩方是根據專業分工,麵包物語將負責營運,吳寶春旗下公司(Wu Pao Chun Food Ltd)則是提供品牌授權、手工麵包專業知識。

在當時的公告裡也寫到,兩間公司未來預計將擴店至北京、深圳、廣州店,到時候吳寶春的持股將可達到4成。除了中國市場外,在公告裡更是提到雙方「期望」簽署新加坡、香港的合資公司協議,並在9月已經正式簽約,吳寶春第一間新加坡烘焙坊將於2019年開幕,可以看出兩間公司的合作,確實對想要拓展「國際化」的吳寶春有很大的吸引力。

麵包物語本業不順

但就算是主打中、高階市場的「麵包新語」、「麥子倉庫」,在中國市場也遇到挫折。

2013年麵包新語在全中國曾經高達400間店,不過根據中國媒體統計,麵包新語在2013到2017年間就遭遇了數次的品牌危機,包括被央視踢爆過期原物料、老鼠進入展示櫥窗、三明治發霉等等問題,當時麵包新語就被指出加盟管理混亂,租金和物流等成本太高等缺陷。

而負面新聞也似乎反映在銷售上,根據麵包物語2017年年報顯示,麵包物語在全中國的烘焙店數只剩下361間店外,烘焙營收也下滑,麵包物語解釋烘烘焙業務營收的下降,歸因於上海、北京和香港直營店的貢獻較低,以及將終止8間中國加盟商的合約,皆是導致營收下降的原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大眾點評的消費資訊,麵包物語的平均消費額大約落在35-50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56.3-223.29元)之間,與中國《界面新聞》記者實測吳寶春在上海新天地店的麵包店均價95人民幣(約合新台幣424.25元)存在不小的價格落差。至於吳寶春是否能借助麵包物語的中國經驗,在競爭激烈、變動快速的上海站穩跟腳,也許在麵包物語今年第四季的財報就能驗收成果了。